七十年团结奋斗,七十年山河巨变。新疆与祖国同行,在天山南北书写了从荒芜到繁荣、从封闭到开放的壮丽诗篇。戈壁起新城,丝路焕新机,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站在新征程起点,这片热土正以昂扬姿态,迈向更加璀璨的未来。

  1. 相关报道

  •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塔里木,环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南疆工作,就做好南疆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新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准确领会把握“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着力补齐南疆发展短板。公路环起来、铁路环起来、机场环起来、电力环起来、绿色阻沙带环起来,新疆在荒凉的塔里木盆地筑牢基础设施建设,把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推动南疆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大步前进。

  •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乡亲们的日子比蜜甜”

    近年来,该乡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文化旅游业,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子就像这刚出炉的糕点,满是香甜味道。走进乡里的鑫达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勉象奋正和饲养员一起忙碌。合作社饲养了600多头西门塔尔、安格斯等良种牛。勉象奋介绍,合作社流转了全村2万多亩地,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茴香、番茄、红花等,同时发展肉牛养殖。村民流转土地后,可以在合作社从事农活或养殖工作,“干农活每月8000元工资,饲养员每月5000元工资,收入还是很不错的。”

  •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牧歌新唱

    上世纪50年代,新疆畜牧业几乎全赖传统游牧模式,牧民们赶着牛羊,在牧场间来回转场,“一根牧鞭、一群牛羊、一座毡房”是最真实的写照。彼时,牲畜存栏量低、抗灾能力弱,夏饱、秋肥、冬瘦、春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顽疾。改革开放后,新疆启动定居兴牧工程,牧民陆续告别游牧生活,在水源充足的区域建设定居点。2010年以来,政府投入数百亿元资金建设标准化牧场,配套棚圈、饲料加工车间和防疫设施。截至去年底,新疆已发展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户)8.4万余个,猪牛羊存栏量5369万头,主要畜禽肉产量突破200万吨。

  •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新疆上市公司数量规模稳步增长

    30多年来,新疆上市公司数量和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截至今年4月末,新疆共有61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合计7519亿元,在西部省区市中分别排名第四位和第六位。其中,1家上市公司市值超千亿元、3家上市公司市值超五百亿元、13家上市公司市值超百亿元。

  •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新疆煤炭的现代化突围

    从人拉肩扛到无人化开采;从产量不足百万吨到超5亿吨;从传统燃料向化工原料转变……70年来,作为能源保供“压舱石”的新疆煤炭,其开采方式、产能建设、消费用途等均发生深刻嬗变,资源优势正转化为发展胜势。

  •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逐梦“西部粮仓”

    “西部粮仓”见证了新疆几代人的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疆粮食总产量为110万吨,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占比不足1%。更难的是,新疆远离国内粮食主产区,粮食调运距离远、成本高,想吃“调进粮”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智慧农机驰骋新疆沃土

    从锄地挖土、挖渠筑埂、引水灌田的“万能”坎土曼,到“二牛抬杠”;从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下线,到智慧农机“打头阵”……70年来,新疆农业机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建设农业强区目标,新疆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高端采棉机、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的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现代农业机械正驰骋新疆广袤田野。

  •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良田沃野绘“丰”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水利灌溉、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致力于提升耕地质量。近年来,新疆更是构建起“五统一”管理机制,全疆上下协同发力。在一系列举措推动下,新疆农田实现质的飞跃,过去零散破碎、靠天吃饭、产量低下的土地,转变为如今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肥沃良田,为“中国饭碗”注入了更坚实的新疆力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