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不辞长作新疆人:他们是各行各业的排头兵
时间:2015-09-23 | 来源:亚心网 | 作者:王兴瑞
  陆铭宝:难忘克拉玛依第一口油井

  1955年,陆铭宝任克拉玛依第一支钻井队队长,带领队员们打出了克拉玛依第一口油井,至今整整60年。

  遗憾的是,陆铭宝老人已经于一年前去世。可是,克拉玛依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记得这个名字。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黑油山一号井完钻出油,宣告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诞生。

  时间回到60年前,克拉玛依这座城市还未诞生。年仅22岁的陆铭宝带着新成立的由8个民族、36人组成的1219青年钻井队向如今的克拉玛依所在地黑油山出发了。陆铭宝在文章中回忆道:“没有住处,就露宿戈壁荒滩;缺乏生活用水,就喝带有硫化氢气味的苦水;蚊虫叮咬,就戴上防咬面罩。有时,夜间突然刮起大风,被子被掀翻,蚊帐被刮跑,碗盆叮叮咚咚被风刮得无影无踪,大家一夜无眠”。队员们硬是从荒凉的戈壁滩上钻出石油来,创造了新疆石油工业甚至中国石油工业耀眼辉煌的开始。

  提起多年前的那一天,陆铭宝曾向克拉玛依文联主席、石油作家赵均海说,一个油田的发现,有一个很长的地质勘探与开发过程,他们只是一个小小的水滴,而二号井的诞生也让人终生震撼。

  走进如今的克拉玛依矿史陈列馆,那里有一个“冰塔冰人”的老照片,记录的正是这个“终生震撼”的瞬间。那是1219队征战克拉玛依二号井的场景。

  1955年12月,陆铭宝的钻井队受命钻二号井,当时气温零下30多摄氏度,施工难度可想而知。可最让人无法预料的是,可怕的井喷发生了。从井里喷出的油水瞬间冲上天车,在短短的数小时之内,30多米高的井架变成了一座巨型冰塔,危急时刻,队长陆铭宝带领队员冒着被硫化氢熏倒甚至熏死的危险,奋不顾身冲了上去。经过三天三夜的抢险,才制服了可怕的井喷,而他们也早已被严寒凝成了冰人。

  纵观整个石油勘探和开发的历史,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正是有了千万个“陆铭宝”凭着满腔热血和不服输的坚韧在荒山戈壁日夜奋战,新疆石油工业才有了长足的发展。

金茂芳:军垦第一代女拖拉机手的创业情

  “刚开始去的时候,住的是地窝子,1958年我们盖了平房,1984年我住进了楼房,这么多年过去了,石河子的变化、我们生活的变化,离不开那个年代大家的付出。”金茂芳说。

  回忆起当年的创业史她仍然历历在目,和她交谈,你会被她洪亮的声音,惊人的记忆力所震撼,她一点也不像82岁的老人。

  1952年,19岁的金茂芳从山东济宁来到石河子,此前她曾是一个地主家的小姐。那一年兵团在山东招女兵。她果断地报了名,颠簸了33天来到新疆。

  她看到连队里有很多庞大的拖拉机,于是在选择工作时,她选择了当拖拉机手。

  然而这项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在学习方面她只有初小文化程度,常常跟不上老师的课。学习慢,就要勤奋,于是她悄悄买了支手电筒,借了同学的笔记,晚上钻进被窝里“补课”。在第一次上车的时候,由于紧张,离合器松得太快还把教练撞了一下,结果被教练批了一顿。

  1956年,23岁的金茂芳成了农场为数不多的女拖拉机手之一,骄傲地开着崭新庞大的“莫特斯”,在辽阔的戈壁滩上挥洒着青春的汗水和激情。

  “当时我们6个人是一个劳动小组,负责完成各自犁地、耙地等任务,我们6个人分成日夜两班,一年四季只有大年初一休息过,夏天白班经常忙到夜里11点多。”金茂芳说。

  1958年至1964年,金茂芳担任“莫特斯”机车组组长的7年间,工作时间共计33395小时,完成25.83万个标准亩,7年完成了20年的工作任务。她曾创下了一天播种120亩地的纪录。1965年,金茂芳被评为兵团“二十四面红旗标兵”之一,并多次被评为全国、新疆和兵团的“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200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授予当时75岁的金茂芳“戈壁母亲”荣誉称号。

  正是有着像金茂芳一样千千万万军垦人的努力,石河子的第一幢楼房、第一个招待所、第一座医院拔地而起。

  而一谈到发展变化,金茂芳很开心。“刚开始住地窝子,1984年,我住进楼房,用上了煤气,有了浴室洗澡,1982年买了第一个19寸彩电,1991年有了电话,日子越变越好。”

  1987年,金茂芳选择了退休,离开了她喜爱的岗位。至此扎根边疆60多年的金茂芳已经看到她的事业正越来越好。

  何汉明:逾20年坚守老风口初心不改

  老风口,一处曾经令人生畏的风口,位于托里县,是省道221线通往塔城的必经之地。长达20多公里的老风口路段,常常刮起十级左右的大风,夏季飞沙走石,冬季大风则卷着积雪向来往车辆横冲直撞,道路经常被一米以上的大雪覆盖,使车辆受阻,造成人员伤亡。

  然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地方,却有一位普通的公路人将20多年的时光留在这里,他就是塔城公路管理局托里分局老风口防风雪抢险基地的班长何汉明,一名普通的公路机械驾驶员,20多年来,始终坚守在老风口,多次顶风冒雪抢救被困人员。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里,他和同事们共营救遇险旅客14600多名,没有一人伤亡。

  初见何汉明,第一印象就是,他怎么这么黑?戈壁荒漠、飞沙走石、酷暑难耐,在荒凉孤寂的大自然的背景下,点点橘红色,那就是公路养护人员,何汉明就是他们中的一员,经年累月、风吹日晒,黝黑的皮肤就是他们的勋章。

  夏日炎热似火,冬季滴水成冰。何汉明始终驾驶着各种机械,奔忙在道路上。

  夏季,他每天提前上路为人工作业刮路肩、刮边坡、刮护坡道,一天工作达十几个小时……旧时的腰伤在高强度的劳作中复发了,他忍受腰部伤痛扭曲着身体驾驶平地机在坡度不同的边坡上一遍遍地来回刮着。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让他的病历上增加了心脏跳动过缓一项。

  冬季,暴风雪肆虐,他又投入与风暴搏斗,从风口抢险救人保畅通的工作中。连续不断地上路抢险救人,风里雪里、车上车下,他严重的关节炎因不断受到寒流侵袭痛得抬不起腿来,腰椎间盘突出带来的痛苦让他在一次次抢险结束后,站不起来、下不了车。连续的高强度作业,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发作了,每天坐立难安,但是,他只是在腰上贴了层膏药,用收腹的束腰带勒紧,又上路了。

  中央电视台一名记者到老风口采访了何汉明后,万分感慨:这么大的暴风雪,这么顽强的拼搏,这就是公路之魂!

  面对这样的夸赞,何汉明只是笑笑,他更在乎的是肆虐的暴雪中,被救旅客一声声由衷的感谢。

  何汉明将一腔热血献给公路,将一生中最好的时光都献给了公路。如今,他仍坚守在老风口。

  2015年4月,何汉明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但是无论获得何种荣誉,他对公路事业无比热爱的初心不改。

  热迪力·阿布拉:带领阿尔曼集团不断发展壮大

  从1995年创立至今,新疆阿尔曼清真食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阿尔曼集团)走过了整整20年。如今,“阿尔曼”已经成为了新疆本土最知名的品牌之一。说起20年的创业历程,阿尔曼集团董事长热迪力·阿布拉感慨良多。“阿尔曼”意为梦想。阿尔曼集团从一开始便认准了新疆特色食品、美食的潜力。为了专业做清真食品,他果断地把以前收入都颇为可观的家电、婚礼摄像业务砍掉,专心投入食品行业。从清真食品的生产、销售到清真美食连锁经营,热迪力·阿布拉已经编织了一张清真食品大网。

  而事实也是如此,阿尔曼集团不但在清真食品上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在清真美食的推广上更是体现出了专业精神。2010年以来,热迪力·阿布拉把目光投向新疆民族特色餐饮,他采用的“标准化生产”方式让新疆美食有了不一样的内涵。中央厨房加上自动化生产,让美食的制作从厨师的行为变成了美食工业。而他的经营思路,也从生产销售型转向了生产服务型。

  2015年上半年,阿尔曼集团的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8%,热迪力·阿布拉说:“这与我们的专注是分不开的。”

  阿尔曼集团20年的发展之路,是热迪力·阿布拉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走过来的。

  热迪力·阿布拉最早是搞营养学研究出身,他直言“一开始并不懂生意、更不懂品牌”。

  “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碰到困难和问题,有的人会通过各种办法避开,我不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我都会上前一步解决它。”热迪力·阿布拉说。在他的专注和坚持下,阿尔曼集团发展书写出一串串闪亮的数字:10家子公司、2400多家连锁超市及10个物流配送中心、销售额过亿元……如今,光是阿尔曼集团就解决了上千人的就业问题,整个经营体系吸纳上万人就业。除了经营好自己的事业,热迪力·阿布拉还在带领着更多的少数民族企业一起前进。

  热迪力·阿布拉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新疆民族贸易商会会长,他说,新疆民贸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到逐步发展壮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说:“在这个平台上,我希望能够带领更多企业健康地成长。”

  刘健:降伏新疆道路风雪灾害的人

  刘健,新疆交通科研院院长助理、研究员,19年来一直在新疆防风雪保畅通的最前沿进行科研工作。

  “新疆冬季道路的冰雪灾害太严重了,急需这方面的研究。”9月10日,刘健告诉记者。这时候,他已经在准备去克塔(克拉玛依——塔城)高速公路的防风雪项目上了。这条高速公路穿越著名的玛依塔斯路段,该路段是新疆风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

  工作19年来,刘健的足迹遍布天山南北,不仅成了治理公路雪冰冻灾害方面的专家,而且负责过多条公路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技术咨询等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新疆交通科研院公路雪灾防治研究室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国家“863”计划、交通运输部及自治区的多项研究课题,获得诸多荣誉和发明专利,还出版了全国唯一的冬季防雪保畅通技术指南。

  新疆是全国风雪灾害最多最严重的省区之一。为了降伏公路冰雪灾害,新疆交通科研院公路雪灾防治研究室组建了一支由13名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员构成的团队,刘健就是其中的“扛鼎者”。

  在公路风雪灾害试验观察点一待就是几个月,刘健经常是冷馒头就冰水,常常在四面透风的野外观测站内,凭着被风吹动的烛光,收集整理那些珍贵的科学基础数据;为了取得公路雪崩研究的基础数据,他曾徒步爬上海拔近4000米的雪山,由于山势陡峭,积雪不稳定,他一脚踩空,从海拔3600米的高度急速滑落下来,下滑了800米,才被一棵树卡住,造成左脚骨折、右臂严重受伤。如果再往前滑50米左右,就会掉入万丈深渊;在实地观测、勘察中,他和同事曾经突遇狂风,迷失了方向,被困在了荒无人烟的天山深处。在零下35摄氏度的冰天雪地中,他们找到一个废弃的羊圈,点起了一堆篝火,第二天才走出了困境……

  2014年9月22日,新疆交通科研院公路雪灾防治研究室获得了“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的称号,并在表彰大会上进行了典型汇报发言。另一个发言的团队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科学院“蛟龙号”潜水器研究团队。

  现在,刘健更忙碌了。他们在S201线塔城地区玛依塔斯路段实施了防风雪示范工程,效果非常明显。目前,刘健他们正在对该项目进行深入研究、观测,要为新疆道路防风雪灾害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

  潘嘉合:电解镍行业的“土专家”

  新疆新鑫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阜康冶炼厂首席技师、电调工潘嘉合1995年进入该厂,一干就是20年。

  9月7日,记者见到潘嘉合时,他与同事认真地在车间电解槽上作业。虽然工作不复杂,但习惯在一线工作的潘嘉合却一丝不苟。

  “我的学历不高,需要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潘嘉合笑着说。其实,这些细小的问题,现在潘嘉合完全可以交由年轻的技术工人处理,但他坚持亲身示范。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既是师父,也是徒弟。

  1980年,12岁时,在云南出生的潘嘉合跟随父母来到新疆。

  “1997年的冬天,当时一家人准备去上海游玩,机票也已经订好了。但在出发前,当时的上级告诉我现在公司缺人,希望我能够留下完成新厂房设备的调试工作。”潘嘉合回忆道。接到公司通知后,潘嘉合没有犹豫,与家人商量后,放弃休假,担当起了重任。

  随着新厂房运转,公司规模、电解镍产量逐渐扩大。“刚来公司时,电解镍的年产量只有五六千吨,年平均品级率只有86%。技改后,现在电解镍年产量已达到11200吨,品级率提高到98%,超过了公司制定96%的标准。”潘嘉合说。

  更让潘嘉合欣慰的是,此次技改也迎来了新疆电解镍行业的大发展。

  2005年,公司着手进行万吨镍扩建工程。由于要连续生产,这对电解槽槽况、电调工的操作技能是一个挑战。作为电调岗位带班人的潘嘉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研究后,慢慢摸索出每天用清水冲洗一次槽面铜棒,及时消除结晶物,保持触点清洁以增强导电效果的方法。

  短短半个月,该方法在全公司应用后,单槽月产量由过去的4.96吨增加到6.10吨,1号电解镍品级率也比原来提高了2%。

  多年来,学历并不高的潘嘉合,在一线生产中不断摸索、提高,为公司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也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从实践中走出来的“土专家”。

分享:

微新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