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雪地摩托很受滑雪场欢迎,仅在阿勒泰和伊犁地区,销量就已超过200台。”在第十九届新疆冬季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暨2025新疆热雪节现场,庞巴迪新疆分公司总经理罗强向记者介绍,“其中,深雪摩托尤其受欢迎,已入驻阿勒泰野卡峡野雪公园、那拉提哈茵赛滑雪场等多个顶级雪场。”
不只冰雪装备销售火热,当前,新疆冰雪旅游产品已从单一的运动体验,升级为一个集运动、旅游、文化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新疆冰雪旅游通过“冰雪+节庆”“冰雪+民俗”“冰雪+体育”等多元融合模式,打造内容丰富、体验立体的冰雪新场景,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冬季旅游选择,冰雪产业的活力持续迸发。
多元有趣的滑雪体验
“终于等到雪场开板,体验了一下,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11月15日,在乌鲁木齐市白云滑雪场2025~2026新雪季开启现场,市民马春英扶着雪板激动地说。
近日,随着雪花飘落,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滑雪场陆续“开板”迎客。除了高山滑雪、冰雪主题乐园、雪地摩托等冰雪项目外,热气球、滑翔伞、直升机观光等项目也同步开启。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在3万平方公里的冰雪富集区累计投入近70亿元,构建起以将军山、可可托海、吉克普林、青格里狼山4大滑雪场为核心的“四区一园”冰雪体系,建成198条雪道、26条缆车,涵盖高山、野雪、越野等多元滑雪类型。
“这个雪季,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最好玩的滑雪场,让游客能够体验更多好玩有趣的项目。”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常务副总经理陈阳说。
2024~2025雪季数据显示,新疆S级滑雪场累计接待游客357.28万人次,同比增长10.22%;实现旅游收入8.44亿元,同比增长39.13%。
随着冰雪旅游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为避免同质化竞争,新疆构建“一心两带多组团”的冰雪发展格局。“一心”指乌鲁木齐市冰雪旅游集散中心,“两带”即阿勒泰山冰雪旅游带、天山冰雪休闲景观带,“多组团”即多个冰雪特色组团区域。
“冰雪+研学”带动出游
“我准备带着儿子去阿勒泰将军山滑雪场开启7天畅滑之旅。”得知将有“雪假”,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市民杨月欣早早计划着带孩子去阿勒泰滑雪。“儿子特别喜欢滑雪,刚好也有假期,能够尽情游玩。”
“雪假”是新疆结合冬季气候特点推出的区域性假期政策,目前已在乌鲁木齐市与阿勒泰地区落地实施。假期安排在12月1日至5日,加上前后周末,最多可连休9天。该政策旨在鼓励学生参与研学、运动等实践活动,或与家人共同外出游览,在丰富的社会体验中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根据学生家长的反馈,我们也在不断优化活动设计。”奇趣山野自然教育中心创始人沈莎莎说,他们结合雪假设计了观星、登山徒步等亲近自然的活动,“希望活动能让孩子们亲近冰雪、感受冬季。”
“冰雪+研学”为“雪假”错峰出行提供了多样选择。以雪假为契机,阿勒泰地区各县(市)、各学校将语文、数学等学科内容融入冰雪主题,结合爬犁、堆雪人等传统游戏,开展冰雪手工、摄影、冰雕等实践活动,构建多层次的研学体验。乌鲁木齐市则依托文化场馆,推出科技与文创结合的冰雪活动,如博物馆的“VR冰雪探秘”特展、文化馆的非遗手作课堂、图书馆的冰雪诗词朗诵等,拓宽学生的学习场景。
构建冰雪消费新生态
新疆各地依据自身旅游特点,在资源整合、文化挖掘、产品打造、线路规划等方面系统谋划,推动以冰雪运动、冰雪旅游为引领的冰雪产业发展。
阿克苏地区重点打造拜城县滑雪场,依托铁热克温泉资源推出“温泉+滑雪”特色产品。据阿克苏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高凡介绍,该产品成为今年冬季旅游的亮点之一。
在玩法创新方面,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将举办跨年无人机表演、雪地千人火锅盛宴等新颖活动;阿勒泰地区推出6条行程为3日至7日的冬季旅游线路,融合阿禾公路冬日风光、草原石城景致、敦德布拉克洞穴彩绘岩画等特色资源;喀什地区则推出160余场涵盖民俗体验、冰雪娱乐与文化展演的文旅活动,并发布“冬游喀什”10条精品线路,展现南疆冬季独特魅力。
此外,新疆各地还将在雪季期间发放冰雪消费券补贴,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我们将以冬博会和热雪节为平台,全面升级冰雪旅游体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旅游推广与对外交流处副处长田涛介绍道,未来将培育冰雪营地和乡村冰雪新业态,打造精品度假区与线路;同时大力发展冰雪夜间经济,形成主题消费集聚区,并通过系列活动拉动全产业链消费,构建一个多元化、高品质的冰雪消费新生态。(记者 马安妮 吴铎思)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