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黑宏伟
在黄浦江畔,“四叶草”盛会落幕。为期6天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10日圆满收官。新疆交易团组织270余家企业携特色产品参会,借力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在经贸签约、产业对接、文化传播领域斩获颇丰,采购商与参展商成交金额6770万美元。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本届进博会展览面积超43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达4100余家,双双刷新历史纪录。
借进博东风,新疆正以全方位开放姿态拥抱全球机遇,让“新疆是个好地方”的名片在国际舞台愈发鲜亮。
经贸对接量质齐升
内外联动激活市场潜能
进博会既是全球优质商品的展示窗口,更是连接国内外市场的关键桥梁。
新疆交易团精准锚定“引进来”“走出去”双向需求,通过专场推介、面对面洽谈等精准对接模式,推动合作签约量质双优,为外向型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11月6日举办的“投资新疆——招商引资推介暨产业合作对接会”现场热潮涌动,34个经贸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达178亿元,覆盖数字科技、国际贸易、农产品加工、跨境物流等重点领域。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人民政府与上海海纳金赋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欧亚资源集团(ERG)与新疆八钢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及单位现场签约,定格政企协同、内外共赢的合作瞬间。
“推介会让我们清晰看到喀什、乌鲁木齐的区域枢纽优势,以及农产品、新能源等产业的巨大潜力。”上海传商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孟阳表示,将依托自身投资咨询优势,助力服务会员企业向新疆拓展业务。
采购商与参展商的精准对接同样成果丰硕。连续两届参会的新疆友好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利钢介绍,上届进博会签约的3年1亿美元采购额度,至今已完成近3000万美元,有望提前达成目标。“今年仍在1亿美元额度内签约,持续拓展海外直采渠道,让更多优质国际商品以亲民价格走进新疆市场。”
更值得关注的是,不少企业借助进博会实现从参展商到投资商的身份转变。哈萨克斯坦企业馆负责人扎连·卡迪尔贝克透露:“我们与新疆在油脂产品领域已有3亿元以上合作,贸易量连年稳步增长。进博会后将赴疆考察,计划设立分仓并开通电商服务,把更多哈萨克斯坦优质商品输送到中国各地。”
深耕特色农业的新疆企业亦实现“双向收获”。新疆中茂粮油有限公司身兼参展商与采购商双重身份,公司财务总监黎兰介绍:“我们带来小包装红花籽油、亚麻籽油等产品,既对接北京、上海等地的国内大型商超,拓展内销市场,也与哈萨克斯坦等国原料商洽谈红花籽、亚麻籽采购,打通‘原料进口—精深加工—市场外销’的全链条。”
文化展示守正创新
“新疆名片”绽放国际光彩
进博会不仅是经贸合作的平台,更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舞台。新疆交易团携多元文化成果参展,通过非遗创新、特色展销等形式,让丝路文化魅力在国际舞台充分绽放,更让世界看到新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活力。
在“进博中外人文交流之夜”上,新疆元素以跨界艺术表达惊艳全场。阿克苏地区塔里木歌舞剧团与美国女高音歌手朱丽叶·皮特拉斯联袂演绎的《舞动天山》,将西方花腔演唱的华丽技巧与新疆民族舞蹈的雄浑韵味完美融合,用跨越国界的艺术语言勾勒边疆团结图景与时代活力,赢得现场阵阵喝彩,成为文明互鉴的生动注脚。
新疆交易团设立的人文交流展台,既展现非遗技艺的薪火相传,更通过创新设计搭建起文化对话桥梁。216平方米的特色展台延续“新疆是个好地方”主题,结合“美食荟”“优秀品荟”活动,组织36家企业集中展销,让地域文化与特色产品深度融合。
新疆馕来了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的展台前始终人头攒动,旷野馕生系列盲盒、逢“烤”必过文创包、馕包肉造型冰箱贴等产品成为网红爆款,吸引巴基斯坦、土耳其、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客商主动洽谈合作。“从新疆走向全国,再借进博会迈向世界,这个平台让新疆文创有了国际表达的窗口。”该公司联合创始人温娜娜拿起一款馕包肉造型冰箱贴介绍,这是专为进博会设计的新品,希望用创意让更多人读懂新疆饮食文化。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阿勒泰路娜迪辣定制服饰商行的艾德莱斯系列服饰同样吸睛。品牌主理人李沛凝将艾德莱斯元素与新中式风格结合,推出连衣裙、旗袍、围巾等产品,让千年非遗焕发现代活力。“我们带来上百件展品,涵盖十几种服饰配饰,适配不同消费需求。”李沛凝希望通过进博会让更多年轻人喜爱艾德莱斯。
新疆金柔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新疆棉制品展台前,英国客商珍妮特对雪莲花图案毯子赞不绝口:“这次发现太惊喜,期待后续合作落地。”公司董事长甄彩珍介绍,参展期间不仅有上海本地进出口企业、跨境电商和央企采购部门对接经销事宜,印尼等国客商也表达了合作意向。“新疆棉花温暖世界,我们要借进博会让新疆棉纺品牌走向全国、迈向全球。”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玉石、伊犁丰草牧场乳业有限公司现场制作的驼奶冰淇淋以及萨玛瓦尔舞等特色展示,同样成为展区焦点。山西客商吴振东品尝驼奶冰淇淋后称赞道:“味道浓郁纯正,之前去过新疆,那里的风景人文让人难忘,这次更看到合作潜力,后续会专程赴疆考察。”
非遗的创新转化,既保留文化精髓又贴近现代审美,展现了文化自信,更为传统手工艺市场化、国际化探索出新路径。据统计,新疆人文展台展会期间总营业额达117万元,积累意向客户1300人,意向订单金额1660万元,实现文化传播与市场拓展的双重成效。
企业乘势提质升级
开放合作迈向纵深
从首次参会的探路者到多次参会的老朋友,新疆企业在进博会上不断校准发展定位,通过对接优质资源、学习先进技术、深化国际合作,实现自身发展提质升级,成为新疆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实力量。
新疆蜜姐黑蜂有限公司已是第二次参会,此次身兼参展商与采购商双重身份。公司负责人刘会芳感慨:“进博会是‘聚宝盆’,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能直接对接全球一流资源。”此次参会,他们既展出黑蜂蜜、蜂蜜酒等明星产品,还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蜂蜜企业洽谈,计划明年在当地建厂,同时采购意大利蜂蜜酒加工设备推动产品升级。
国际企业也主动向新疆抛来橄榄枝。生产包装机械及零部件的德国Mosca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梅尔塞·泰雷丝,此次专程为对接新疆企业而来:“我们关注到新疆农业规模大、品质优,希望为当地农业产业提供优质包装解决方案,后续计划赴疆考察,拓展业务并提供可持续、高性能的包装系统服务。”
乌苏市金实果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洁正忙着与国际伙伴洽谈番茄制品合作:“进博会让我们直观感受到国内外市场对优质有机食品的旺盛需求,已有多家客商表达合作意向,这正是进博会溢出效应的生动体现。”
对于首次参会的莫桑比克客商阿尔林多·曼努埃尔而言,新疆是其进入中国大市场的重要支点:“既想把本国大豆制品等农产品引入中国,也计划采购新疆纺织品、蜂蜜制品,借助新疆的区位优势拓展双向贸易。”
新疆中科沙棘科技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监陈献平表示,进博会为企业提供了“链全球”的关键窗口:“过去我们80%业务以出口为主,产品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借助这个平台,既想让更多国内消费者了解沙棘产品,又希望对接拥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国际伙伴,实现产业升级。”
“进博会是新疆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自治区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尤佳霖说,此次新疆交易团通过产业推介、文化展示等系列活动,持续拓展全球“朋友圈”。未来,新疆将始终以开放包容姿态拥抱世界,推动更多特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吸引更多海内外客商来疆投资兴业,在共享发展机遇中实现互利共赢。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