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连心桥平安路

2025-11-20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

  初冬的巩留,寒意渐浓。11月正值全国消防宣传月,巩留县东买里镇莫因古则村,一座被当地消防员粉刷一新的水泥桥,让过往村民心头暖意融融。这座桥名叫“连心桥”,不仅连接着村内外的道路,更连接着村民的心,见证着各族群众同心共筑的美好生活。

  11月17日,52岁的村民努尔买买提·亚力站在桥头,粗糙的手掌抚过簇新的桥栏。“这桥啊,村里人都走过。”他说,孩子上学、村民买菜、下地,牛羊转场放牧都要经过这座桥,从他记事起,这座桥就在。这座桥至今仍完好使用,让建桥的艾尼亚特·斯拉木感到欣慰。

消防员给巩留县东买里镇莫因古则村的“连心桥”喷漆,老人艾尼亚特·斯拉木在一旁看着。亚丽吐孜·帕力哈提 摄

  艾尼亚特·斯拉木今年已经93岁,1975年,他为解决村民及学生绕行近3公里难题,自费8000余元修桥。此后还因洪水冲毁等原因先后7次自费修桥。2011年,巩留县与伊宁县交界处发生了地震,很多民居成了危房,艾尼亚特家也不例外。然而他修建的桥基本上完好无损。地震发生后,巩留县消防大队的救援车辆赶往灾区一线,通过这座桥,救援车辆在第一时间顺利到达。建桥的艾尼亚特也成了村民心中的英雄。当年老人获得了“中国网事·感动2011”年度网络人物和人民网“2011年度十大责任公民”。

  “第一次听说老人自费修桥的故事,我们整个大队都深受震撼。”巩留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姜文龙回忆道,2011年,大队刚成立不久,便将艾尼亚特老人列为重点帮扶对象。

  虽然已是90多岁高龄,他依旧身体硬朗,就守在桥边,看消防员们粉刷桥栏。村民们说,老人至今仍掐准学生上下学时间守在桥头,防止孩子们打闹出危险;深夜12点左右,他还会打着手电巡桥,生怕醉汉失足落水。

消防员给老人艾尼亚特·斯拉木家里送煤炭。亚丽吐孜·帕力哈提 摄

  “老人把消防员送的救生圈就挂在屋门口显眼处,说遇着急事伸手就能用上。”村民布阿依夏木·木哈买顿说,艾尼亚特大叔生活上极其节省,拉玉米的车行驶过去,掉一粒玉米他都要弯腰捡起来,可当年为修桥,他掏积蓄、卖牲口,眉头都没皱一下。

  从此,消防员们成了老人家中的常客。他们定期上门,帮老人收拾院子、修葺房屋、排查家里电线老化、灶台存在的隐患,手把手教老人用灭火器,讲解防火知识。“老人学得认真,转身就成了村里最尽责的义务消防宣传员!”姜文龙说。

  “今年消防宣传月的主题是‘预防为主,生命至上’,这和老人几十年做的事不谋而合。”姜文龙说,帮老人刷新桥,也是想借这座“连心桥”,把安全理念种进更多人心里。

  村民卢宪超说:“我家三代人都走这桥,老人就像咱村的‘安全大家长’。”这位大家长把消防员教的防火知识全用上了——谁家草垛挨灶台太近、哪户电线乱搭,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他挨家敲门念叨“小火也能闯大祸”,火灾隐患少了,村民的安全弦绷得更紧了。

  “每天看着大伙儿安全过桥,我心里就踏实。”艾尼亚特说,平安就是美好生活的底子,就像盖房子得先有结实的地基一样。

  这些年,消防员常来老人家走动。老人总爱听他们讲抢险救灾的故事,再把这些真实案例讲给乡亲们听。大伙渐渐明白:平安二字最金贵,消防员的守护和老人的叮咛,织就了乡村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