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林果在绿色创新中形成共赢链 ——第五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观察

2025-11-19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第五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签约金额58亿元。

11月14日—16日,第五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在广州举办,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森工集团及全疆14个地(州、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06家企业、400余家采购商参展。博览会展出850余种林果、葡萄酒、沙产业、花卉和中药材产品,展现了“瓜果之乡”的丰富物产,彰显了新疆林果产业的多元化开发。

精品展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果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年产量达1400万吨,带动果农人均年增收6300元。林果业已成为新疆覆盖范围广、惠及人口多、发展潜力大的绿色产业、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如何结出好果子、卖出好价钱、实现价值最大化?从博览会的方寸之地,可探究新疆林果产业如何形成共赢链。

顾客选购苹果

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已举办5届,累计签约金额达260亿元。通过政府搭桥,博览会帮助产业链上下游齐聚寻求合作,并依托线上线下平台,不断扩大新疆林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共同推动全区林果产业形成共赢链。

新品种

“这么大的核桃我还没见过。”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科学院的展台前,云南客商对核桃新品种兴趣浓厚。今年,新疆林科院首次参展,带来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技术。

在核桃方面,新疆林科院展出多个“明星品种”:“墨宝”核桃,口感香甜,没有苦涩味;“新和1号”核桃,壳薄光滑,容易取仁,丰产性非常好;“新盛”核桃,产量特别高,亩产能达到400公斤。

在大果沙枣方面,新疆林科院带来了“红玉”“雅丰”等6个优良品种。其中,“白沙甜”钾含量高,钙、铁等微量元素也非常丰富。在杏李方面,“恐龙蛋”果肉鲜红,极耐贮藏;“风味皇后”香气浓郁,兼具杏的香甜与李子的爽脆,已经成为市场新宠。同时,“新和白杏”与“油光大白杏”也深受市场认可。此外,榛子品种“新榛1号”和“新榛5号”抗寒抗旱能力突出。

这次参展的还有3个获得国家新品种权的巴旦木品种——“圣美”“黄馨”“新露”,它们在丰产性和抗逆性上表现非常突出。

新疆林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陆海表示,这些科技成果不只在实验室发光,更直接关系到百姓餐桌和果农收入。

新科技

除了新品种,林果新科技也是新疆林业科学院此次展示的重点。

人工种植肉苁蓉立体多功能液体接种机每天能种植300亩,效率大幅提升,还能减少40%的用种量。获国家专利的井式灌溉技术,相比漫灌可节水50%以上,较常规滴灌节水20%以上且可节肥10%。新疆林科院研发的“智慧果园”,连续两年蝉联全国“数据要素X”大赛新疆分赛冠军和2024年首届全国商业价值奖,并被国家数据局作为优秀案例推广,成为乡村振兴的“数字助手”。

“对于新疆这样一个干旱缺水区,节水灌溉技术一直是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关注的问题。”新疆林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井式灌溉技术在2017年通过了国家林草局科技司组织的成果认定。2021年被国家林草局纳入重点推广技术之一。2024年被自治区林草局纳入重点推广技术之一。

自治区林草局产业处副处长徐波表示,近年来,全区在科技支撑方面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依靠科技把果园管好、提升品质,另一方面依靠科技提升生产工艺。

他还说:“近年来,自治区林草局持续组织林果全产业链提质增效专家服务团,积极研究和推广简约化栽培模式。落实好各项提质增效关键措施,加大对采摘、修剪等环节的机械化研究和推广。同时,已经成立核桃、红枣、杏、香梨和苹果5个产业体系专家团队,涉及种植加工营销等产业链各环节,提供决策依据。”

新产品

“这是红枣酿的酒,一口喝掉,非常舒服。”在和田一家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展台,老板蒋祥友不断向往来的商客推荐红枣酒。“我种红枣种了20年,现在家里还种了1.5万亩。这些年骏枣不好卖,唯一的办法就是做产品,用枣做酒、做醋、做果冻。”

作为我国红枣核心产区,南疆凭借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与沙碱土壤,红枣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占全国四成以上。然而,近年来,‌新疆红枣供大于求,收购价持续低位运行。

产品加工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添加原料的层面。北京一家农业科技企业以创新加工技术为突破口,在和田地区洛浦县开发出产品“九制枣黄金”,融合了生物发酵、现代破壁技术与中药炮制工艺,将红枣大分子转化为易吸收的小分子,显著提升其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

核桃肽酸枣仁饮品、核桃切糕、酸奶益生菌核桃仁……喀什地区带来了一系列核桃新产品。喀什地区林草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韩海波表示,“随着鲜果产量提高,消费市场已经饱和,只有研发更多样的产品,才能延伸产业链 。”

陆海表示,除了常规的果饮、干果和果糖类产品,近年来,新疆林科院研发了各种风味产品,比如核桃分心木茶、核桃辣椒酱、沙枣巧克力等,“作为科研院所,我们既从品种上筛选,也从产品上开发,通过展会寻求企业合作,实现成果转化。”

附加值

“参加展会,我们开阔了眼界,但也看到了作为原料产地,我们从产品到商品的转换差距。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加强产业链延伸。”和田地区林草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邓晓波介绍,和田地区围绕核桃出口和肉苁蓉销售两个项目,签约金额达2.4亿元。

在总结会上,全区14个地(州、市)林草局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谈到,需要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塔城地区林草局党组副书记、局长胡天平表示:“我们的产品以初级产品和中级产品为主,终端高附加值产品相对较少,影响了竞争力。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质品种、绿色生产技术和精深加工工艺,重点支持优势产品的科技研发,延长产业链。”

博州林草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张新利表示:“博州精河县是枸杞的天然分布区、原产地。通过展会,我们看到博州枸杞的亮点,也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短板。”

展会期间,博州林草局工作人员就近走访了南方最大的中药材(枸杞)批发市场——广州清平市场,对接了年销售枸杞干果4000吨的经销商。与新疆果业集团达成供应链销售协议,依托果业集团旗下200家门店,借船出海拓展销售网。同时,与暨南大学药学院对接合作枸杞深加工产品研发,与广州仲恺学院洽谈鲜食枸杞长期保鲜技术攻关,赴中欧地理标志文化贸易馆,为促进枸杞出口提供支撑。

张新利说:“产品不是没市场,而是我们的营销渠道太窄了,没有延伸,没有完全走向市场。产品的附加值没得到有效提升,在紧贴市场需求、精准分析定位各年龄段消费群体、聚焦优质产品开发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草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托乎提·热合曼表示:“发展林果产业,是新疆百姓的期盼,也是我们办展的初心。展会结束,我们将就科技赋能、产品同质化等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措施,蹚出新路。”(徐凡 尹素萍 韩佳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