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极村”飞来鹧鸪鸡

2025-11-06来源: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陈疆林 通讯员 段春光

“按照当前市场行情,今年单靠鹧鸪鸡产业就能为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带动20余户村民增收,帮助12名村民实现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达4000余元。”10月10日,乌恰县吉根乡哈拉铁列克村党支部书记古丽巴依热·阿布杜热合曼向记者介绍村里的新产业。

哈拉铁列克村地处中国西极,靠近国家3A级旅游景区西极塔。过去,该村曾因地处高原、产业结构单一,长期面临“守着好资源,难拓增收路”的困境。

“过去村民多靠零散养殖牛羊为生,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如何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村民的腰包真正鼓起来,是村党支部始终放在心头的大事。”古丽巴依热说。

2023年初,为破解村里产业发展困境,哈拉铁列克村党支部紧扣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要求,组织党员干部先后赴喀什、阿克苏等地考察特色养殖项目。

了解到“一鸪顶九鸡”的鹧鸪鸡兼具肉用、观赏、药用价值,且能适应高原气候,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眼前一亮——这正是适合村里发展的特色产业。

“从没养过这稀罕物,能养活吗?”“投入这么多钱,赔了咋整?”……想法虽好,但村民们顾虑很多。

面对质疑,哈拉铁列克村党支部坚持“党建领航、试点先行”的工作思路,迅速制定解决方案:多次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成功申请150万元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用于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党员骨干主动对接相关专家,反复筛选确定适合高原生长的鹧鸪鸡品种;古丽巴依热还率先拿出自家积蓄,联合5名党员组建“攻坚小队”,带头承担试养风险。

从养殖场的图纸设计到设备采购,从恒温系统安装到脱毛机、真空包装机的调试,村里的党员全程参与、亲力亲为。仅3个月时间,两座现代化养殖场便在村里拔地而起。

2024年春,首批3000只鹧鸪鸡苗运抵养殖场,党员们又主动轮班驻守,编写通俗易懂的养殖手册,手把手向村民传授养殖技术,彻底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养好鹧鸪鸡只是第一步,要让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打通‘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还要做好‘产业+旅游’的融合文章。”村党支部深刻认识到,只有形成闭环产业链,才能让特色产业真正成为长效增收的“金钥匙”。

今年,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创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为村民提供鹧鸪鸡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让村民实现“零风险参与、稳收益增收”。

村民托合提·麦麦提说:“党员干部带头干,我们跟着干特别放心。现在我家养了500多只鹧鸪鸡,预计年底能增收2万多元。”

为拓宽销售渠道,党员们主动对接酒店、餐饮企业,带着鹧鸪鸡样品上门推介。凭借高原生态养殖的品质优势,高原鹧鸪鸡成为西极塔景区的特色美食,村里与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不仅如此,村党支部还围绕“西极旅游”IP,策划推出“鹧鸪鸡养殖体验游”,邀请游客走进养殖场参观、体验投喂乐趣,让特色养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如今,哈拉铁列克村的鹧鸪鸡产业已实现“孵化—养殖—屠宰—销售—体验”全链条运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村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古丽巴依热说:“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开发深加工产品,让‘高原鹧鸪鸡’品牌走得更远,带动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