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70万元 鹰嘴豆真正成了“金豆豆”

2025-10-27来源: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盖有军 通讯员 王梦君

10月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英格堡乡月亮地村田野里,今年种植鹰嘴豆的地块已完成秋翻,静待来年的播种。在种植户张明文家的粮仓里,今年新收的鹰嘴豆还散发着淡淡的豆香。记账本上“70万元”总收入的数字,被他用红笔圈了好几圈。

两个月前,张明文种植的400亩鹰嘴豆就收储完毕,如今再提起这份收成,他脸上依旧满是笑意。“今年试种了新品种‘品鹰1号’,亩产超过300公斤,加上其他品种,总收入70万元,纯收入超20万元,种这个‘金豆豆’,真把日子种红火了。”他说。

今年62岁的张明文,与鹰嘴豆的缘分要从1995年说起。那时的月亮地村,不少农户利用荒坡或房前屋后的地块零散种植鹰嘴豆,张明文也跟着试种,这一种就是30年。

木垒种植鹰嘴豆的历史久远,且有着独特的自然禀赋。这里干旱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多为沙壤土,透气性好,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鹰嘴豆蛋白质含量高,品质优良。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木垒鹰嘴豆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能形成气候。

“主要是那时候没有好品种,也没有技术,都是靠天吃饭,亩产也就几十公斤。”张明文回忆说。

2000年前后,木垒开始把鹰嘴豆作为特色产业进行培育,小豆子才开启了华丽变身。

“县里先是请专家给我们进行技术培训,随后又推广新品种,还根据不同地块的情况进行测土配方,指导我们科学种植,我们才慢慢开了窍。”张明文说。

更让张明文这些种植户欣喜的是,2014年,在县里的大力扶持下,木垒县鹰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推行“统一供种、统一指导、统一收购”的经营模式,让种植户能够安心种植鹰嘴豆。

此后这些年,木垒不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专门制定出台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鹰嘴豆产业促进条例》,推动这一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的木垒,已是“中国鹰嘴豆之乡”,也是全国最大的鹰嘴豆种植基地,目前全县鹰嘴豆种植面积达11万亩,而且通过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像张明文这样的种植户都能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

这些年,张明文的鹰嘴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今年达到了400亩,并实现了从播种到采收全程机械化。

今年4月,在木垒县鹰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张明文在35亩地里尝试种植“品鹰1号”。8月采收时,看着“品鹰1号”的产量数据,张明文惊喜不已:亩产超过300公斤,产量比他种的传统品种高出一倍多。

“明年我打算扩大‘品鹰1号’的种植面积,同时带动更多村民使用新品种、学用新技术,把鹰嘴豆种成增收的‘金豆豆’,让咱们的日子过得更红火。”张明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