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间小平房到3层门诊楼

2025-10-23来源:新疆日报
如今,现代化的门诊楼让人眼前一亮,先进的医疗设备一应俱全(摄于2025年9月)。刘宁宁摄 图片由新疆图片库提供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卫国

“你看这张老照片,1985年的时候,我们卫生院门诊只有8间小平房,加起来才100多平方米。1间输液室、2张床,那时候病人来打个针、输个液都要排队,现在可不一样了。”10月15日,努尔古丽·亚生别克捧着泛黄的老照片,眼里满是回忆。

1968年出生的努尔古丽,高中毕业后经过两年专业培训,于1985年踏入当时的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中心卫生院,成为一名护士。直至2023年退休,她在这个卫生院工作了整整38个年头。

初到卫生院时的场景,努尔古丽至今还记得:卫生院门诊区是一排低矮的小平房,全院医生、护士加后勤人员总共只有20人。当时,卫生院也只能开展简单的基础检查,老旧的医疗器械根本满足不了诊疗需求。

“那时候乡亲们看病难,我们护士扎针连个稳定的操作台都没有,看着患者攥着病历本焦急等待的样子,心里急却没太多办法。”回忆起以前的情景,努尔古丽眼眶有点湿润。

卫生院的改变一直在悄然发生。1990年,卫生院新建17间门诊平房,面积扩大到300多平方米,护士们也终于有了独立的治疗准备间;2012年,50多平方米的中医馆建成,填补了当地中医诊疗的空白,针灸、推拿等特色服务逐渐走进乡亲们的生活;2013年,3层现代化门诊楼拔地而起,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卫生院总占地面积扩展到9696平方米。崭新的诊疗室、先进的检查设备让卫生院彻底“改头换面”。

“现在的输液室有120多平方米,一人一座位,患者再也不用挤着等了。”努尔古丽笑着说。

2023年,中医馆升级到300平方米,特色中医服务成了乡亲们的首选,每天都有不少人来预约治疗。卫生院职工从最初的20人增加到69人,建起了高3层、面积达800平方米的宿舍楼,吸引了来自甘肃、四川及周边县市的人才扎根这里。

那些泛黄的老照片,定格的不只是逝去的岁月。这位坚守半生的老护士,见证的也不只是一家卫生院的变迁。这背后,是新疆基层医疗卫生条件的跨越式改善,更是乡亲们生活里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