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议员在新疆见证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治理贡献

2025-10-15来源:中国青年报
9月12日,外国议员们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霍尔果斯中国文化馆内体验。刘成刚/摄

  天山脚下,一场场关于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对话缓缓展开。

  近日,来自五大洲的60余位外国议员走进北京、新疆,参加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2025年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实地考察中国的发展成就,近距离了解新疆社会的深刻变化。在实地参访与对话交流中,他们真切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蓬勃活力,并对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治理倡议给予积极回应与高度评价。

  “我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机、开放自信的新疆”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开放,从偏远边陲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这片土地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篇章。

  9月的新疆,天高云阔,棉田雪白,街巷生机盎然。代表团在阿克苏、喀什及克州、伊犁等地考察时看到,街区整洁、产业兴旺、群众生活幸福。多米尼克议长约瑟夫·托马斯·伊萨克感慨地说:“这里的人们面带笑容,孩子们自由奔跑,街上充满活力。不同民族的人像一家人一样生活,这是真实的新疆。”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地处北纬44°,与法国普罗旺斯同属全球薰衣草黄金种植带,已建成中国最大的薰衣草种植基地。据统计,2014年霍城县共有6个贫困村、6005户群众生活困难,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5000元。如今,霍城县通过深耕“紫色经济”全产业链,曾经发展滞后的村落逐步转型为乡村旅游示范村,实现了“一朵花富一方人”。

  站在薰衣草园里,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拿起一支薰衣草闻其芳香,对当地薰衣草工厂助农脱贫的经营模式印象深刻,他赞叹道,“企业在赚钱的同时,帮助农民解决贫困,我希望把这里的成功经验带回老挝,帮助本国农民解决贫困问题。”

  因为青少年时期在中国的学习经历,宋玛·奔舍那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此次来到新疆,他说:“没想到新疆经济发展速度这么快,中国人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听别人说不如来新疆亲身感受,以前觉得新疆很偏远,现在通过霍尔果斯口岸就可以把产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国际市场,山不再高,路不再远,我们更近了!”

  “我看到这里既有对历史文化的珍视,也有对创新的拥抱。这种兼容并包的态度来自深厚的文明自信。”意大利参议院外交与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埃托雷·利凯里从文化视角出发指出,新疆的发展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存。

  “我们在这里看到真实的新疆,一个充满生机、开放自信的新疆。”白俄罗斯议员阿列伊尼克称赞道。

  “希望非洲的领导人能够来中国,特别是来新疆,亲自考察和学习这里的和平发展经验。”尼日利亚议员布萨约·奥卢乌勒·奥克表示,“来之前,我对中国了解甚少,但在新疆喀什和乌鲁木齐的考察过程中,通过与当地民众的交流,我亲眼见证了这一地区的蓬勃发展。”

  如今的新疆,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利比亚众议院外事委员会主席内克尔·盖耶表示,中国为不同民族创造了平等发展的环境,各族群众共享教育和就业机会。“社会稳定、经济活跃,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中国的治理体系行之有效。”

  “中国的实践证明,发展本身就是最有效的人权保障。”巴西塞阿拉州议员赛尔吉奥·阿吉亚尔则表示,中国在新疆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平衡,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参考的模式。

  墨西哥参议员波列文斯基也表示,“中国领导人强调,任何地方、任何民族都不能被排除在发展之外。我非常认同,也深受感动。”

  在考察中,外国议员们走进产业种植基地、社区、巴扎、棉田、企业、博物馆等地,深入了解新疆在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多位代表表示,希望进一步了解新疆丰富的资源与特色产业,发掘合作潜力,推动在不同领域的多元交流。

“共建‘一带一路’是一条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 

  当合作共赢成为时代发展潮流,共建“一带一路”这项宏阔倡议在国际舞台上不断释放新活力。数据显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累计带动超4000万人摆脱贫困。今年前8个月,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达到15.3万亿元,同比增长5.4%。

9月12日,外国议员们在新疆霍城经济开发区参观。刘成刚/摄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心,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地带。近年来,新疆依托区域位置优势,建成了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等开放格局。截至2025年7月,中欧(中亚)班列通行量已突破1万列,成为贯通亚欧的黄金通道,这正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地方实践的生动缩影。

  白俄罗斯国民会议共和国院国际事务和国家安全常设委员会主席、前外交部长谢尔盖·阿列伊尼克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合作倡议之一。它不是某个国家的单边计划,而是面向全球、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中国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体现了真正的平等精神。”

  谢尔盖·阿列伊尼克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属于各参与国的未来,在倡议中发展和合作才是关键。投资超过150万美元的中白工业园是丝绸之路上的珍珠,我们期望实现创新式发展,应用数字科技、绿色能源,建设智慧城市,以及其他的高新科技,让合作提质升级。”

  “巴中合作建立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这与过去西方国家的殖民式掠夺截然不同。”来自巴基斯坦的议员穆罕默德·伊尔亚斯·乔杜里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例说明,这一项目累计带来约250亿美元投资,为数十万人创造就业机会,显著改善了当地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

  非洲和拉美国家议员代表也表达了共鸣。佛得角国民议会第一副议长埃马努埃尔·巴尔博萨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南南合作不断深化,促进了非洲和拉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互联互通,“这是一条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的理念”。

  乌拉圭议员尼古拉斯·比埃拉指出,中国在发展道路上成功实现了历史传承与战略务实的结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示。

  “中国始终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这不仅启迪着中国人民,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毛里求斯议员巴里克什纳·巴巴吉说道。

  “全球治理倡议为国际社会指明了新的方向”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然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世界变乱交织,前途充满不确定性。如何让合作战胜对抗、信任取代猜忌、共赢超越零和,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时代课题。

  在新疆,不少外国议员不约而同谈到,如今的世界急需新的治理体系。

  8月31日至9月1日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上,中国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呼吁各国携手行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多国议员代表表示,这一倡议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新的合作思路,展现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只有当各国携手合作、共同承担责任,世界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繁荣。”多位议员代表指出,中国以包容姿态参与全球治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胸怀与远见。

  利比里亚众议长理查德·库恩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为当前世界注入了急需的稳定力量。他说:“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地区冲突频发,单边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以平等、合作、共赢为核心,为国际社会指明了新的方向。”

  新西兰前议长戴维·卡特认为,中国的发展奇迹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令人惊叹的成就之一”。他说:“我亲眼见证了中国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全球制造和创新的中心。几亿人口摆脱贫困,过上了相对富足的生活。这种变化在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上实现,是前所未有的。”

  谢尔盖·阿列伊尼克表示,中国的全球治理倡议为改革和完善国际体系提供了新思路。他说:“中国最高领导人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与全球发展、安全、文明三大倡议相互呼应,构成推动世界走向公正与平衡的‘四大支柱’。”

  “中国的倡议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墨西哥参议院亚太外委会主席耶德科尔·波列文斯基表示,“中国的理念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宣言,而是落实在行动中的方案。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之时,中国依然坚定推动开放合作,这种自信与定力本身就是国际社会需要的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悦 王雪迎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0月15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