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云梅
9月的新疆迎来了大喜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军垦路街道军垦北路社区居民杨生瑞在这喜庆的日子里迎来了北京亲人——中央代表团六分团。
“我们受总书记的委托,专门来看望你们。”9月26日,北京亲人一踏进杨生瑞家门,巨大的温暖便将他们一家人紧紧包裹。“欢迎,太欢迎了!”他和妻子紧紧握住北京亲人的手,坐在沙发上拉起了家常。
“今年多大了?”“身体怎么样?”亲切的问候如春风般吹拂着杨生瑞的心。
“我71岁了,身体好着呢,还能继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出一份力。”杨生瑞的回答引起了一片笑声。
杨生瑞退休后被选举为所住小区的党支部书记,小区里的大事小情他都操着心。
小区里老人多,每到冬季下雪的时候,他就发动小区党员组建清雪除冰小分队,协助物业尽快清理积雪。居民们见了也积极参与进来,大家一起创造更好的出行环境。
“要当好党支部书记,就得想办法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更好地服务辖区各族群众。”为此,杨生瑞在小区还成立了“红石榴读报组”开展政策宣讲;组建义务巡逻队,协助物业定期巡查安全隐患;提出老旧公园提升改造的好办法,让退休党员在社区继续发光发热……
杨生瑞是土生土长的“兵二代”。他的父亲在1949年随解放军进疆,扎根在这片土地。“父亲说,以后你们都要留在新疆,建设新疆。”牢记父亲教诲,杨生瑞奋战在医疗卫生战线,从兵团第六师医院(原五家渠市人民医院)光荣退休,他的儿子也在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融媒体中心干出了一番成绩。
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同新疆其他地方一道,发生了巨大变化。
“就拿我退休前从事的医疗行业来说吧。以前化验没有仪器,全靠手工操作,做一次孕检就需要24小时。而现在,随着技术进步,靠一张小小的试纸,几秒钟就能出结果,极大方便了群众。”杨生瑞说。
变化的不止这些。以前父辈们住的是简陋的地窝子,后来搬进了平房,但一家人只能挤在二十几平方米的空间。后来,日子越来越好,杨生瑞搬了好几次家,住上了楼房,从70多平方米到100多平方米,越住越宽敞。
巨大的变化离不开党中央的关心支持。“我们要用行动感恩总书记,感恩党中央。”杨生瑞激动地说,“我的孙子是‘兵四代’,现在已经11岁了,我在为社会发挥余热的同时,还要教育好后代,传承好兵团精神、胡杨精神,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