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新疆伊宁六星街: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七十载同心筑梦,新疆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建美丽家园—— 天山南北展新颜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沙漠上的“浪漫”产业 托起新疆菜篮果盘
如今步入八钢,在高炉区,机器人正执行无人化巡检;中央调度中心的巨屏上,数据实时奔涌,洞察全局;远离高温粉尘的控制室,工人通过远程操控,即可智慧指挥整个连续生产流程……这幅智能生产的图景背后,是八钢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
一间民宿,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窗口。像马燕夫妇开办民宿这样的旅游生意也悄然带动了巴彦岱村的发展。如今,马燕帮助村里乡亲把闲置的房屋利用起来,打造各具特色的民宿,一户接一户地开起“小院”,“大家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村里也一天比一天热闹。”马燕笑着说道。
2024年,中国葵花子种植面积约1100万亩,新疆占180万亩,其中阿勒泰地区种植面积达113万亩,而第十师北屯市则是阿勒泰瓜子产业的核心产区,被誉为“中国食葵之乡”。瓜子是当地民众收入的重要来源。新疆南瓜子种植面积占全国的76%,北屯亦为主要贡献者之一。在新疆晨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三条先进的生产线机器轰鸣。该公司财务总监焦卫萍说,公司生产的南瓜子仁等产品远销欧美和中东,今年截至目前外贸额超500万美元。
截至今年7月底,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34亿千瓦,装机占比约60%,跃居网内第一大电源。不仅满足区内需求,更具备了大规模稳定供送全国的能力。河南、安徽、重庆、江苏、浙江……依托已建成的“两交三直”5条外送通道,“火水风光”多能互补,外送范围从最初的7个省区市扩展到22个省区市。
“三山”新潮奔涌,“两盆”活力升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166万多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上,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用团结奋斗书写壮丽的时代答卷,天山南北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六星街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居住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锡伯族、塔塔尔族等13个民族的居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新疆师范大学民族与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梁玉春向记者介绍,新疆喝奶茶的饮食习惯,最早来自哈萨克族,慢慢演化过来,现在新疆各族民众都爱喝。奶茶在这里,不仅是饮品,更是人与人交往的“硬通货”。73岁的阿不都苏力现在每天都要来上一碗,“我们从小喝到大的奶茶,一定要用湖南的茯砖茶,泡好后加上新疆的牛奶,再放奶皮子、盐、油酥一起煮。”
70载,新疆工业从“一穷二白”到体系完备,从弱小萌芽到枝繁叶茂,每一步都印刻着开拓、创新与奉献的足迹。天山南北,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一幅现代化工业图景正在绘就。
华灯初上,首都北京,国家大剧院内灯光璀璨,观众正享受文化盛宴;国家图书馆内灯光柔和,读者正遨游知识海洋。数千公里外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哈密等地,一块块光伏板汇成“蓝色海洋”,一座座巨大风机组成“白色森林”,炽热阳光和呼啸大风通过这些“海洋”和“森林”转化成绿电。今年4月,新疆输送北京的1200万千瓦时错峰绿电交易量全部完成,通过“新疆绿电午间发、北京负荷晚间用”的市场化交易新模式,首次实现新疆午后阳光为北京夜景增添光彩。
转眼70载,如今的八钢,已成为新疆产业链最长、产能最大、品种最全的钢铁企业。热轧车间的无人行车精准搬运钢卷,中控室的工程师轻点鼠标就能调度全局,满载高强度钢材的班列鸣笛启程,正驶向中亚腹地……
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关心关爱新疆各族人民,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族干部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锚定中央赋予新疆的“五大战略定位”,推动新疆各项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