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乐”惊艳亮相2025年服贸会

2025-09-15来源: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黑宏伟

9月11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新疆馆内,羯鼓铿锵、筚篥悠扬、箜篌婉转,仿古乐器的旋律交织回荡。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的学子们联袂献艺,将依据唐代乐谱编创的《疏勒乐·火凤》精彩呈现在观众眼前。

精湛的演绎点燃现场热烈气氛,吸引众多目光,让这一源自古西域的千年乐舞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表演太震撼了!演员们全身心投入,带我仿佛穿越回到古代西域。”北京市民孙舒逸观看演出后难掩激动地说,这种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

疏勒乐源于古西域疏勒地区(今新疆喀什及周边区域),是中国古代乐舞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其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彼时的疏勒已是乐舞之乡,音乐人才辈出,佳作频现。自公元前2世纪至隋唐时期,疏勒乐不断吸收中华文明与世界多个文明的养分,融合中原、昆仑等多元文化元素,在鼎盛时期跻身唐代“九部伎”“十部伎”之列,不仅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民族交融,更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象征。

此次亮相服贸会的《疏勒乐·火凤》,是“疏勒乐”探源发展项目的重要成果。该项目以202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古典音乐体系构建研究》的创演实践理论为指导,由《疏勒引》《疏勒行》《疏勒歌》《疏勒乐》《疏勒盐》五个乐章构成,系统展现了疏勒乐从源起、发展、形成、巅峰到当代传承的完整脉络。

项目推进过程中,始终遵循“复原式的演艺”与“演绎式的复原”双重原则:不仅成功复原唐代乐谱与古代乐器,更深入挖掘古代乐律、调式音阶旋法、结构等乐舞核心要素,结合新疆乐舞活态遗产进行创新转化,让《火凤乐》《倾杯乐》《惜惜盐》等仅存于隋唐文献与乐谱中的乐舞作品重焕生机。目前,乐舞创演联排工作正式开始,服贸会期间首次进行乐舞片段展示。

“在尽可能还原古乐器原貌的同时,兼顾现代人的音律审美。”该项目古乐器复原总监徐戈介绍,为精准还原乐器形制,他查阅海量古籍文献,奔赴多地考察壁画遗存,历经反复打磨,终于让沉睡千年的古乐器“活”了过来。

山东东营援疆工作指挥部党委书记赵峰表示,项目依托复原的唐代乐谱与古乐器完成核心创作,为疏勒乐的系统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疆动漫产业协会会长、新疆天山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毅指出,疏勒乐探源不仅是对千年古乐的致敬,更是对中华文化根脉的追寻。项目首次实现“复原现场乐队、乐舞表演三位一体”的古典乐舞呈现模式,为后续“龟兹乐”“高昌乐”等西域古乐研究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疏勒乐在新时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悉,疏勒县正计划创作原创歌舞剧《疏勒乐》,通过深度挖掘、系统整理疏勒乐文化资源,在尽可能还原其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讲述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历史,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举措不仅能够丰富当地旅游文化资源,更能为推动新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希望借助服贸会这一国际平台,让更多人领略到这一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让中国古典民乐逐渐走向世界。”郭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