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司路路
8月28日一大早,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223团民兴社区清苑小区里,石榴籽志愿服务队队员胡玉森揣着小本子在楼栋间穿行。社区老人杨希风拄着拐杖在楼下瞧见他,笑着打招呼:“老胡,昨天说的楼道灯,今儿亮堂啦!”老胡拍了拍本子上的对钩,也笑着应:“您说了,肯定得办。”这位退休后主动当起社区志愿者的老党员,如今可是15号楼16户居民的“主心骨”。
在民兴社区,“志愿红”随处可见。332名志愿者里,像胡玉森这样的党员有153人。社区党支部书记潘洪卫说:“社区里六成居民都参加过志愿服务,6支志愿服务队常年围着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忙活。”前不久,民兴社区入选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
8月初,民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223团团委、石河子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到团镇养老院进行志愿服务。社区志愿者张静带着大伙儿往养老院跑了3趟,打扫卫生的、陪老人聊天的,忙得不亦乐乎。几位老人拉着学生的手舍不得放:“娃娃们真好,还给我们剪指甲,又耐心又细致。”
“一想到这些孩子常来看我们,陪我们唠家常,心里就暖暖的。”老人蒋欣兰说。
返乡大学生邓宇是志愿服务队的老面孔了。暑假里,他光防溺水课就讲了8场,“教娃们避险,再陪老人唠唠嗑,这假期过得值当。”邓宇笑着说。
志愿者顾海英的手机里存着70多个联户长的电话。前阵子,民兴社区居民吕某因为地里租金要不回来,急得半夜给她打电话。第二天,顾海英就在民兴社区党支部“123”工作机制推进会上把这事提了,与涉及此事的连队协商沟通了3次,顺利帮吕某讨回了欠款。
民兴社区还建立了老年活动室、老党员银发工作室、妇女儿童维权站,老人们凭着兴趣凑一块儿,有的挥毫泼墨,有的跳跳舞唱唱歌,在这些热闹活动里找到了快乐,晚年过得很充实。
对孩子们,民兴社区也十分上心。以儿童乐园、农家书屋为阵地,时不时开展儿童安全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要是遇上家庭有困难的儿童,民兴社区还会联合爱心企业、社会组织,进行捐资助学、心理辅导等,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职工群众的困难诉求在哪儿,社区志愿服务队的服务就跟到哪儿。”潘洪卫说,社区一直坚持党建引领“志愿红”,着重关注未成年人、孤寡老人、残疾人这些特殊群体和困难家庭,摸清他们的需求,让志愿服务更精准、更实在,真真切切帮大家纾困解忧。
如今,在民兴社区的凉亭里,常能看见各族居民凑在一起唠家常,热热闹闹的。潘洪卫站在社区门口的公示栏前,望着新贴的志愿服务积分榜笑了:“这红纸上的名字越多,社区就越像个暖乎乎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