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戈壁荒滩上的首条铁路到天山南北的幸福钢铁网,70年间,新疆铁路紧扣“五个乌铁”建设,以创新发展为抓手、内外联通为突破,向3400万各族群众交出了一份温暖厚重辛福的民生答卷。
自1958年兰新铁路通车到南疆铁路、奎阿铁路相继建成投用,再到近年来格库铁路扩能贯通,和若铁路环绕塔里木盆地形成“闭环”。如今,新疆铁路营业里程已突破9500公里,覆盖所有地州市,这是时代发展的进步,更是铁路高质量发展的结果。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如今天山南北飞驰的动车组,乌鲁木齐至库尔勒、乌鲁木齐至伊宁的动车组将出行旅程从十几小时缩短至数小时,“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的梦想照进现实。
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由钢轨织密的铁路网不仅是地理时空的连接线,更是发展与民生的纽带。铁路的快速发展让阿克苏的苹果、库尔勒的香梨“坐”着冷链专列走向全国,和田的核桃、喀什的红枣等沿线特色农产品通过“乡村振兴专列”走出深闺;铁路的“公交化”开行,让乌鲁木齐、吐鲁番、伊宁等热门景点城市的“周末游”、“一日达”成为常态。格库铁路投用以及喀什至重庆列车的开行,让南疆群众出疆探亲、务工、求学之路越来越便捷。铁路在提升速度的同时更体现了责任与温度,串联各族群众梦想的公益性“慢火车”几十年如一日穿行在偏远山区,最低4元的票价、站站停靠的温情,托举起沿途孩子的求学路、农牧民家庭的致富梦,让铁路发展的红利真正惠及到每一位需要的人。
近年来,随着铁路部门持续开展“智慧乌铁”建设,霍尔果斯、阿拉山口2个铁路口岸的中欧班列换装效率实现井喷式提升。当一列列中欧班列呼啸而过,带去的不仅是“中国制造”,也带回了欧洲、中亚各国的优质商品,让新疆从内陆变为开放前沿。“铁路+电商”,“铁路+文旅”的模式让新疆的特色产业、农副产品迎来爆发式增长,加之新疆铁路瞄准产学研游精准打通运力调配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老百姓享受美好生活,体验发展成果,彰显的是铁路部门服务民生的责任与担当。
站在新起点上,新疆铁路将继续以建设“五个乌铁”,锚定“六个一流”目标为引领,在新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当下继续编织更加紧密的幸福网和各族群众的致富梦,以铁担当助力新疆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网 作者:靳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