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无人机成为新农具,乘坐直升机空中游览成为新时尚……近年来,新疆低空经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潜力,强势“起飞”。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载体,以民用有人或无人驾驶航空器为核心工具,融合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和无人驾驶航空新业态,通过飞行活动牵引制造、运营、保障等全产业链,并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应用场景以1000米以下空域为主,部分场景可延伸至3000米。
发展低空经济,新疆有广阔地域、空域优势和通航基础设施等良好条件。抢占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全疆各地低空经济正“展翅”竞技,应用场景生机勃勃。
空中新赛道:
巴州低空经济已“起飞”
全疆有28个民用运输机场,其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就有4个,是全疆拥有机场数量最多的自治州。
巴州现有的4个民用运输机场分别是——库尔勒梨城机场、若羌楼兰机场、且末玉都机场、和静巴音布鲁克机场。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巴州规划的机场远不止这4个。2024年8月,就在和静巴音布鲁克机场刚刚通航之际,轮台县民用机场又启动建设。该机场建设今年完工,2026年正式投入使用,将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网络,促进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旅游资源开发。
低空经济是航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航空产业在垂直空域的延伸和拓展。加快航空产业发展,巴州不仅加快民用运输机场规划布局,还将加快通用机场选址规划建设。
记者从巴州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全州正加快布局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完善飞行起降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支持建设临时起降点和无人机起降平台。按照规划,巴州将推动尉犁、且末、和静通用机场建设和库尔勒机场站坪建设,以及若羌、且末机场配套设施建设,统筹建设州域内通用机场及起降点,满足飞行器起降、备降、停放、能源补给等需求,优先支持一批社会公益性强、建设成本低的通用机场项目。
“巴州行政区划面积47.1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四省面积之和,境内横跨11个经度、纵跨8个纬度,空域十分辽阔,空域资源优势明显,航线密度较低,发展低空经济和航空航天产业有着突出地域优势、空域优势。”巴州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前,新疆旅游热度持续升温,正兴起滑翔伞、直升机体验飞行等旅游新业态,博斯腾湖、巴音布鲁克草原、罗布人村寨等多个低空旅游项目建设框架已经搭建。2024年,巴州境内直升机、动力伞、三角翼等旅游飞行共4620架次,接待游客8800人次。
在罗布人村寨,新疆雪域神鹰飞行俱乐部有限公司投放了一架直升机、一架固定翼飞机,入住星空房的游客可免费体验乘坐直升机俯瞰景区,丰富游客体验内涵。“新疆地域辽阔,景区面积大,空中俯瞰才能真正领略新疆的壮美。”天津游客吕函波说。
该公司除开展空中游览服务,还开展飞行驾照培训,目前已累计培训10余名学员。
云端瞰新疆:
低空经济的N种打开方式
新疆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截至2024年底,新疆(含兵团)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773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18个,位居全国第三,A级旅游景区总数位居全国第四。
在景区及其周边开展空中游览服务是低空经济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
新疆那拉提羽泊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自2017年起开展空中游览服务,见证了新疆空中游览市场变化。“刚开始,就新疆本地几家企业开展空中游览服务,现在疆外来了很多企业跟我们一起竞争。目前,赛里木湖、那拉提、喀纳斯、独山子大峡谷、乌鲁木齐南山牧场、特克斯天鹅湖等旅游景区,都有空中游览服务。”该公司负责人朱其斌说。
那拉提草原平均海拔1800—2200米,最高处达3000米,被誉为“空中草原”。那拉提羽泊通用航空公司拥有两架直升机,一直扎根在那拉提旅游景区开展空中游览服务。“围着空中草原飞一圈,大概6—8分钟,费用600—800元不等,每天有100—200名游客体验空中游览。”朱其斌说。
新疆强势“起飞”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还涉及农林植保、电力巡检、低空运输、应急救援等领域。巴州发展改革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州植保无人机已达2911架,作业面积1200万亩次;电力巡检无人机172架,2024年巡检3.48万公里。
此外,铁路运输部门还应用无人机开展线路基础设施安全巡检,气象部门应用无人机开展增水作业和探测试验,生态环境部门应用无人机开展高空巡查,自然资源部门使用无人机实施地质勘察和测绘。
在农林植保方面,无人机飞防全疆各地随处可见,由此带动无人机制造和培训产业发展。国家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统计,新疆有16家无人机生产企业、40余家无人驾驶培训机构。在新疆农业领域,无人机正成为新农具。“比起传统机械打药,无人机喷洒效率高多了。”呼图壁县大丰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袁康说。
在低空物流运输方面,无人机运输有了N种打开模式。今年,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地区、喀什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相继出现无人机送快递、无人机送医疗物资、无人机送外卖等应用场景示范。特别是医疗物资的运输,实现同城医疗物资快速转运,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抢占新风口:
推动新疆低空经济“出圈”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之一,是培育竞争新优势、打造增长新引擎、开辟产业新赛道、增强发展新动能的战略选择,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4年被认为是低空经济“元年”,这一年,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3.5万亿元大关。
当前,新疆在用运输机场28个、A1类通用机场3个、通航起降点79个。到2035年,新疆将建成A2级以上通用机场98个,密度达每10万平方公里5.9个,通用航空服务在重点地区、重点团场实现“县县通、团团通”。
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2024年,新疆航空产业(低空经济)研究院和新疆工程学院航空产业学院相继揭牌成立。“新疆地域辽阔,可用低空空域资源充沛,气象条件稳定,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丰富。”新疆航空产业(低空经济)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杨东表示,新疆发展低空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航空产业和低空经济正当其时、潜力无限。
新疆工程学院航空产业学院是新疆首个培养航空领域本科人才的教育机构,填补了新疆航空人才培养空白。学院立足新疆航空产业发展需求,着眼应用型专业建设和培养,与多家航空企业合作,推动新疆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低空经济创新实践,新疆机场集团正加速推进低空经济全链条布局,创新建立的低空(通航)管理服务室与新疆低空飞行服务平台,集成了空域审批、计划申报、实时态势监控等核心功能,实现与军民航空管理部门的高效数据交互,有效解决低空经济发展中空域使用“堵点”。
巴州新矿测绘有限责任公司自2016年起就应用无人机开展测绘和巡检,拥有6架直升机、6架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10余架多旋翼飞机。“近几年新疆低空经济发展迅速,空域审批流程逐渐缩短,时效大幅提升。”巴州新矿测绘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王红玉表示,新疆低空经济发展政策越来越好。
加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新疆机场集团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与新疆发展需求深度融合,开启低空经济发展“新疆模式”。2025年以来,伊犁、阿勒泰、哈密、巴州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一中心两站”相继揭牌。
展望未来,新疆将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壮大应用场景、加强服务保障等方式,推动低空经济“出圈”,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