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非遗新韵漫故城

2025-08-22来源:新华网
8月16日在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布达村桑皮纸产业园拍摄的桑皮纸扇。新华社记者 贺小童 摄

  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20日电 题:新疆和田:非遗新韵漫故城

  新华社记者贺小童

  8月的新疆和田,风裹挟着沙吹向约特干故城。“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日前在此举办,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其他25个省(区、市)的435项非遗代表性项目、383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展。城墙下,非遗技艺与现代创意碰撞交融,为这座沙漠故城注入鲜活的文化脉动。

  推开主展馆的大门,一场“以武会友”的即兴较量正拉开序幕。序厅52件非遗作品前,一黑一白两道身影正辗转腾挪——身着白色太极褂的女武者云手轻推,如流云舒卷;身着黑色对襟练功服的男武者日字冲拳,似惊涛拍岸。

  “是太极拳和咏春!”围观人群中响起低呼。序厅前,举着手机的年轻弟子们屏息凝神,用短视频记录着这场“临时起意”的精彩对决。

  “没想到能在遥远的约特干故城遇到董老师,立刻‘网友奔现’。”身着白衣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武氏太极拳传承人李云云兴奋地说,“太极拳与咏春虽流派不同,但‘精气神’相通,都是中华武术的瑰宝。”

  “非常高兴能将武术精魂和咏春魅力传递给更多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佛山咏春拳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董崇华说,活动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搭建了广阔平台。

  “以武会友”“以舞会友”随时上演,来自全国各地的传承人们广泛交流。“20年,30吨,10000匹土布。”上海展厅里,首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青年人才周雨昕用几个数字诉说崇明土布的故事。留学归来的她投身非遗传承,尝试用现代设计理念展现土布中蕴含的浓浓乡情。

  “我们从艾德莱斯颇具流动感的花纹和独特的染色方式中获得了不少灵感。”周雨昕说,去年春节,由“布布瀛”土布工坊出品的崇明土布地图、土布平安鹿、土布旗袍书签等工艺品亮相法国。“未来希望能有更多合作机会,用布艺作品诠释‘海派精致’与‘西部绚烂’的碰撞。”

  从约特干故城南缘向西行,便被五彩斑斓的“流动彩虹”艾德莱斯店面吸引。身着艾德莱斯旗袍的讲解员正讲述着和田洛浦县艾德莱斯产业的创业故事

  “旗袍、马面裙、古风扇子……未来希望将富有民族特色的艾德莱斯花纹融入更多文创产品,让更多人看到。”洛浦县文旅局局长排日迪古丽·阿卜杜力提普说。

  “简直目不暇接!”身着马面裙的和田市第一小学学生卫怡菡在非遗市集上收获了不少“非遗好物”,“希望以后能穿上艾德莱斯花纹的马面裙。”

  “要让非遗‘潮’起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佛山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钟萍的作品也引人注目。这位“80后”致力于将佛山木版年画以青春的语言重新演绎,在“解忧年画铺”展位推出“逢考必过”“脱单神器”等符合年轻人需求的木版年画作品。

8月15日,在“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佛山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钟萍介绍自己的作品。新华社记者 贺小童 摄

  位于和田地区墨玉县墨玉老城的分会场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桑皮纸制作技艺的展位颇受欢迎,用桑皮纸制作的扇子、鞋垫等生活用品不仅美观,且结实耐用。

  桑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人布再娜普·依斯马依力的家在离墨玉老城不远的布达村桑皮纸产业园里,她和家人已与这种古老手艺相伴数十年。“近年来,顾客越来越多,线上线下都有订单。”布再娜普说,很高兴最近接到了千张纸的大订单。

  跟随机器人巡馆,看它与武术高手握手致意;在科技展厅选择风格定制“AI拍照”,一键获得穿上各类非遗服饰的样子;在数字屏前用巨大“火柴”点燃敦煌藻井纹样的绚烂烟花……活动现场,AI技术等赋能非遗,为游客带来奇妙的非遗互动新体验。

  在“精绝织梦”沉浸式织机互动体验现场,和田市民张冬丽持梭子轻触织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图案即刻浮现。“‘瞬间永恒’,感谢数字技术让我们能织出这精妙绝伦的图案。”她赞叹道。

  此外,活动还设置“云上非遗”版块,以“非遗好物 国潮焕新”为主题在电商平台开设“非遗消夏购物月”专区,活动期间新疆专场直播销售额超1.5亿元。

  暮色里,约特干故城华灯初上、人潮涌动,非遗讲述的故事却远未结束。从传统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到跨地域文化的互鉴共荣,再到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非遗正书写着美美与共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