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兴水看新疆丨石头里藏着对赛里木湖深深的爱

2025-08-12来源:新疆日报

高娃

“以前能看到湖里12米深的石头,现在是16米。”日前,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资源环境管理局林业工程师阿布都瓦力·阿布力孜,用简单明了的方式向“治水兴水看新疆”主题采访团队展示赛里木湖的变化。

石头里藏着对赛里木湖深深的爱。放眼赛里木湖畔,一块块大小不一的花岗石错落有致,温柔地圈定着草原与湖水的边界,既让湖岸草原免受风浪冲刷,又阻隔了湖岸泥沙流入湖中影响水质。

相比于其他湖泊,作为高原封闭湖泊的赛里木湖生态更加脆弱,一旦破坏,恢复将是难上加难。近年来,为了守住“赛里木湖蓝”,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采取低碳发展、生态修复等措施控制湖区水土流失,恢复湖滨生态空间。其中一项措施就是实施抛石固岸工程,以“他山之石”为湖岸“强基固本”,确保湖水长清。

从12米到16米,可贵的不只是水质从Ⅲ类提高至Ⅱ类,更在于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把生态系统当作一个有机生命体来对待,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让一草、一木、一石都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动力”。

将视线从赛里木湖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无论是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打造幸福河湖,还是建造世界第一高坝的传奇工程,各地都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努力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尽管实践方法各有不同,但理念却是相通的,就是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水与石的关系,远比人们想象的更亲密。赛里木湖畔的那些石头不仅是“赛里木湖蓝”愈加清澈的佐证,也是护卫赛里木湖生态系统的“铠甲”,蕴藏着人们对赛里木湖深深的爱,彰显着各族群众守护好山好水好生态,以生态之美厚植发展优势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