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晚,新疆人民会堂内,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闭幕。本次舞蹈节呈现了来自国内外的26个剧目、52场演出,尽显文明交流互鉴的魅力。
“这个舞台让世界各国舞者分享彼此在舞台艺术上的创新,讲述各自国家的精彩故事。”因为参加舞蹈节,哈萨克斯坦萨尔塔纳国家舞蹈团演员拉吴热3次来到新疆,她说,通过交流,自己感受到了中国舞台艺术的发展,尤其是民间舞蹈表演,给了她很多灵感。
7月20日晚,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忽然响起手鼓节拍,《阿拉木汗在哪里》剧组的舞蹈演员们踏着急促的鼓点翩然而至,邀请刚刚到达的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剧《红楼梦》的演员一起加入。“阿拉木汗”还在新疆国际大巴扎“偶遇”了意大利米兰芭蕾舞团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舞蹈是世界舞者共同的语言,让我们心灵相通。”意大利米兰芭蕾舞团舞蹈演员安娜斯塔西娅·扎帕说,希望借着这次机会学习新疆民族舞蹈。
自首届舞蹈节以来,已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舞蹈艺术家来到新疆,很多国家和地区不止一次派团参加。“17年来,舞蹈节‘朋友圈’不断扩大,130余个艺术团体在此架起文明互鉴的桥梁。”新疆艺术剧院党委书记蔡晓荣说。
与以往不同,本届舞蹈节设置了6个分会场,8个国内外参演团体在分会场呈现了精彩演出。在克拉玛依市群众艺术馆,柬埔寨皇家芭蕾舞团28位表演者轻盈缓慢的舞步配合柬埔寨传统乐器的节奏,为观众带来了《柬埔寨皇家芭蕾舞》;阿拉尔市大剧院,吉尔吉斯斯坦国立白鹿舞蹈团带来的歌舞晚会《友谊的彩虹》,为现场观众献上一场高质量的歌舞盛宴。
来自世界各地的舞蹈家们还走出剧场,走进城市地标、旅游景点、网红打卡地等场所,进行迷你演出并设置互动环节,专业舞者与群众共舞欢歌,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舞蹈节期间,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优秀节目疆内巡演同步开展,6支巡演队伍赴14个地州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覆盖城乡的巡演。“优质的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是满足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的具体实践。”蔡晓荣说。
舞剧《丝路花雨》《骑兵》、歌剧《二泉》等屡获国内重要文艺奖项的剧目也来到了舞蹈节。“本届舞蹈节汇聚了当下中国舞台艺术精品力作。”新疆艺术剧院创研部副主任、一级编导米克拉依·依布拉音介绍,舞蹈节开票以来,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剧《红楼梦》、广州歌舞剧院民族舞剧《英歌》、山西省歌剧舞剧院舞蹈史诗《黄河》、北京歌剧舞剧院舞剧《破冰》等剧目的门票销售火爆。
本届舞蹈节上,新疆元素也不少。由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创演的歌剧《木卡姆恋歌——万桐书》在舞蹈节连演两场,场场爆满。参加舞蹈节之前,这部歌剧刚刚完成首轮4场演出,票房超28万元,创下近10年来新疆原创歌剧首演的最好成绩。
近年来,新疆舞剧的整体创演水平显著提升,推出了《张骞》《五星出东方》《班超》《玛纳斯》等一系列优秀的原创舞台剧目,巍峨的天山、辽阔的草原、新疆的风土人情等被融入到剧目的创作细节中。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舞蹈演员岳露从第一届舞蹈节开始参加演出,“从跳舞蹈节目到表演大型舞剧,我在每一次表演中成长,也见证了这个国际化、多元化、现代化舞台的繁荣。”
记者:李亚楠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