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甘兴华
一部手机,连起果园与餐桌;一根网线,串起边疆与全国。7月28日,“石榴花开籽籽同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阿克苏市电商创业孵化基地,探访这个南疆电商枢纽如何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作为撬动区域经济的新杠杆,2019年投入1.7亿元建成的阿克苏市电商创业孵化基地,拥有1.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电商大楼。这里不仅是“双创空间”、公共直播间、打包区等功能完备的创业平台,更是培育电商人才的摇篮。基地通过政策扶持、人才实训、品牌打造三大抓手,持续将阿克苏苹果、纸皮核桃、吊干杏等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阿克苏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李博介绍,基地每年培训学员超千人,“90%以上的本地电商从业者从这里‘毕业’。”
李博就是返乡大学生创业的代表,他创立的李小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农户直采+电商直销”模式,每年带动上百家农户销售农产品上千吨,户均增收1万元至2万元。
在基地里,河南姑娘牛艳青的创业故事同样精彩。她带着1000元钱来疆闯荡,创立“西域牛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实现年销售额千万元。
物流曾是制约阿克苏电商发展的最大瓶颈,如今这一局面已彻底改变。
“早年发往疆外的快递首重9元、续重2元,现在发一个3公斤的包裹只需3元多,基本实现全国直达。”李博感慨道。今年6月开通的阿克苏至西安快递专线,更是将时长再缩短半天。
电商不仅拓宽了销路,更倒逼农产品走向标准化。基地与农户约定采收标准,对果品直径、甜度、品相等设定指标,优质优价的空间由此打开。
李博说,以纸皮核桃为例,阿克苏核桃凭借出仁率高、皮薄易剥、无硫黄熏染等优势,已占据全网50%以上电商销售份额。“核桃仁、青皮核桃鲜果等深加工产品通过直播带货走红,苹果、吊干杏也通过精细分级销售实现了价值提升。在采收季,网红直播与平台流量集中发力,很多单品的销售额突破了百万元。”
电商繁荣的背后,是现代农业的强力支撑。
采访团随后来到位于红旗坡农场的阿克苏丰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2400亩苹果种植示范基地,采用先进种植技术,实现了“当年开花、两年结果、四年丰产”的高效种植模式。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模式,年带动就业1.5万人次,发放劳务费300万元,周边农户人均年增收2000余元。这些高标准果园生产的优质水果,正是电商平台热销的源头保障。
从电商孵化基地到田间地头,阿克苏正以数字经济和现代农业双轮驱动,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路径。“电商打破了传统分销壁垒,让农户‘种得好’也能‘卖得好’,这才是可持续的致富密码。”李博总结道。
广东省互联网业联合会秘书长曾玲珊表示,阿克苏市电商创业孵化基地“三年免租、免水电费”等政策吸引一批电商大V集聚,形成了产业化效应。“广东市场对优质农产品需求旺盛,我们后续计划与基地及红旗坡农场建立直接对接,与网络名人、电商大V联动,开展带货活动,共同把天山脚下的优质农产品,‘链’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