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苏璐萍从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援疆和医改工作座谈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底,新疆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6739个,较2020年增长7.08%;床位总数17.77万张,每千人口床位数7.85张;医疗卫生人员总量增至27.54万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9.57人,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在对口援疆的有力支撑下,新疆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群众健康获得感显著提升。2024年以来,各受援医院重点加强内、外、妇、儿、急救等特色、紧缺专科建设,在“以院包科”机制推动下,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近1600项,新建名医工作室近100个;“组团式”援疆“7+1”受援医院建成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共计38个,转诊率持续下降。
援疆工作更注重提升“造血”功能。2024年以来,援疆专家通过“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模式,培养本地骨干近5000人,开展学术讲座2000余场次,培训医务人员5万余人次。组织4000余名新疆医务人员赴援疆省市进修学习。大规模义诊活动惠及基层群众近40万人次,健康服务网络不断织密。
区域协作格局加速形成。湖北、上海、浙江、湖南、河北5省市签订医疗援疆战略合作协议;上海、江苏、浙江、安徽4省市牵头建立长三角地区援疆医疗联盟;喀什地区依托上合组织医疗合作联盟,与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深化包虫病、结核病防治合作,医疗援疆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共享”升级。
2025年,通过精准对接19个援疆省市,新疆争取卫生援疆项目200多个,总资金超过10亿元。“我们坚持将援疆工作深度融入新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局,加强系统谋划、强化统筹协调,持续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能。用足用好援疆宝贵资源,奋力开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主任于爱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