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卫国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为牧民接生、建爱民商店、建小学,到现在为牧民送快递、做体检、举办青少年训练营。近日,在新疆军区某团卡昝河边防连里,“边关万里行——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北疆组成员看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从“老三样”到“新三样”的军民鱼水情。
1962年,一支部队在博尔塔拉河上游驻扎了下来,这支部队就是如今的卡昝河边防连。“当时这里没有医疗单位,交通不便,牧民连生孩子都没法赶到温泉县。”卡昝河边防连指导员潘文峰在连史馆里对记者说。
为帮助牧民解决实际困难,卡昝河边防连军医主动承担起方圆百里牧区牧民的医疗救治任务,小到感冒、大到接生,从1962年至今,卡昝河边防连15任军医、22任卫生员先后为牧区群众诊治1.3万余人次、医治危重病人1056人次、接生1480人,一任又一任军医成了牧民心中的“吉祥鸟和守护神”。
在连史馆的展柜里,记者看到了一摞手帕。潘文峰告诉记者,这些手帕是军医张鸣一留下的,每次他接生一个孩子都会收到牧民表示感谢的一块手帕。任职5年,他一共接生了99个孩子,也因此收到了99块手帕。“现在每一名新兵下连队都要先进连史馆,接受为民服务教育,聆听99块手帕的故事。”潘文峰说。
卡昝河边防连驻守边关以来,为了让牧区群众过上安定生活,先后建起爱民商店、爱民小学,牧民们不仅能买到必要的生活用品,还能让孩子接受教育。
60多年时间里,卡昝河边防连官兵和牧民们共同见证了牧区的发展,官兵们在为国守边的同时,继承和发扬着军民鱼水情的优良传统。“我们服务牧区群众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从‘老三样’变成了‘新三样’。”潘文峰说。
“米·吾拉大姐,你有一个快递到了,明天我们战士巡逻的时候给你送过去吧。”7月5日,在收发室值班的战士叶里江挨个给牧民打“快递电话”。
随着时代的发展,牧区群众也享受到了5G网络信号带来的便利,在放牧时也能刷短视频、网上购物,但不断转场的牧民收快递成了难题。
边防连了解情况后,和温泉县邮政管理局签订了代收协议,每隔几天邮政局都会将附近牧民的快递、边防官兵的家信一起送到边防连。边防连战士也会逐一通知牧民来取快递,如果正巧在巡逻路上,战士们还会贴心地将快递送到牧民手中。
“有边防战士在身边,我们特别踏实,他们就是我们最亲的人。”米·吾拉说。
除了收快递,边防连的军医还常年为牧民体检,遇到来取快递、办事的牧民,军医都会给他们量血压、测血糖,还会给他们讲健康常识,叮嘱他们要多注意身体。
“解放军叔叔,有了你们,祖国才能安宁,我们才能安心上学,我们会永远铭记你们为祖国和人民作出的贡献……”在边防连连史馆里,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实验小学学生尚皓轩给战士姚舜禹的信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从2022年起,卡昝河边防连启动了青少年训练营项目,来自湖北省各县市的孩子们会在这里度过一个充满意义的假期。他们在边防战士的带领下参观连史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返回家中后又成了战士们最亲密的“笔友”,用书信表达他们对边防官兵的敬意。
潘文峰说,这些书信是卡昝河边防连军民鱼水情的见证,更坚定了他们为祖国守边防、为人民站好岗的决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边防官兵扎根边防、忠诚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