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加孜拉·泥斯拜克 通讯员 王志浩
6月30日,是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学专家徐德峰在疏勒县人民医院工作的第10天。
6月20日,包括徐德峰在内的25名来自山东省不同医疗机构中医科、康复科、妇科等17个专业的专家抵达喀什,分组进驻喀什地区中医医院、疏勒县人民医院等7家医疗机构,开展为期1年的技术带教工作。
“我们根据受援地各医疗卫生机构需求‘量身定制’专家团队。”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干部人才组组长王福刚说。
2024年开始,山东援疆根据受援地医疗卫生资源情况、重点学科发展需求等实际情况,为受援医院量身定制了“点餐式”组团帮扶项目,即采取多专业短期组团模式,每年为受援地选派30多名紧缺的卫生健康专业人才,通过短期帮扶6个月以上,提升受援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过去复杂手术要转院,现在80%的泌尿外科疾病能在本地做手术。”英吉沙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乌热依木·托合逊提到精准对接、靶向帮扶给医院带来的变化时说。
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入疆以来,山东援疆还通过实施“青蓝工程”“繁星计划”“优青工程”等,选派了220余名医疗技术骨干支援新疆。
脾胃病在南疆地区是常见病,2023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梁峻尉来到喀什地区中医医院开展援疆工作后,着力打造脾胃科专病门诊,每天接诊近百名患者,精湛的医术使科室成了当地的明星科室。“援疆时间有限,努力培养当地医疗人才,让科室人员掌握新技术、充实医院整体实力才是我援疆的真正意义所在。”梁峻尉说。
山东医疗援疆通过“师徒结对+跟岗培训+短期带教”三维机制,组织援疆医生与当地医生结对,已在喀什建立500余对师徒关系,通过“传帮带”提升了当地1500余名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每年选派近百名基层医务人员赴山东进修,累计邀请省级专家420余人次开展巡诊义诊,培训医务人员8000余人次。
“我们要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山东医疗援疆领队王廷说,在喀什基层医疗机构中,经山东专家带教开展的新技术达577项,“针对受援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学科建设薄弱问题,我们扎实推进‘以院包科’,集中优势资源帮扶基层医院打造重点科室,提升临床服务能力。”
在疏勒县塔孜洪乡中心卫生院,村民阿依古丽·木沙江通过“智医助理”系统完成血压监测后,屏幕上弹出的诊疗建议让她连连称奇。这是山东援疆投入4000余万元实施卫生强基工程的成果之一——在47家乡镇卫生院和704家村卫生室部署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让基层医生诊疗准确率提升30%。
不仅如此,山东援疆还在受援四县建设8个乡村振兴示范型卫生院、18个标准化卫生室,打造国医堂、急救中心等专科门诊,并在乡镇卫生院建成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实现疫苗管理全流程追溯。
为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山东援疆医疗队积极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成立县级医院客服调度中心、县级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搭建县域远程会诊中心、县域基层卫生人员技能培训中心,成立援疆志愿服务队,组织专家定期下基层开展常态化义诊服务等,真正实现惠民“零距离”、服务“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