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逯风暴
盛夏时节,尽管艳阳高悬,但在“魔鬼风区”——玛依塔斯风区,大风吹在人身上仍感到阵阵凉意。
李长青手持铁锨清理路边的碎石,抬眼望去,似乎看到自己和同事在风雪中抢险的身影。
“魔鬼风区”是指额敏县玛依塔斯风区,每年超过150天刮着8级大风,冬天时积雪可达七八米。塔城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额敏养护所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副班长李长青在这里一干就是14年,其间参加防风雪保交通工作700余次,救助过往驾乘人员2.5万余人次。
6月27日,“边关万里行——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北疆组成员来到额敏县,和这位逆风而行的人聊起了往事。
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肩负着省道201、318线等103公里路段的除雪保通任务。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李长青会驻守基地,投入冬季除雪保通工作。
李长青还记得刚参加工作第一次上路救援的情形。那是2012年3月的一天,一场严重的风吹雪阻断了交通,数百人被困在零下30摄氏度的风雪中。“驾驶除雪车赶到风吹雪最厉害的地方,师傅让我别下车,可我没把师傅的话放在心上,我觉得别人可以我也能行。”他说。
车窗外,风裹挟着雪花形成白色的漩涡,车灯照出去,像是扎进了棉花堆。推开车门,一股夹杂着雪沫子的寒风瞬间灌进衣领,李长青感觉脸颊像被砂纸狠狠擦过。他弯腰弓背,踩着没膝的积雪艰难前行,每一步都要陷下去半尺深。风从侧面吹来,好几次把他掀得打趔趄。
风吹雪导致能见度极低,两三米外的东西都看不清。雪灌进衣服,融化后又结成冰,一晚上不断救助被困人员,李长青感到浑身快要冻僵了。
深夜里,李长青又冷又累,坐在除雪车的驾驶室里不知不觉睡着了。“头靠在车窗上,等醒来后发现头发被冻到了玻璃上,费了很大功夫才把头发揪下来。”他说。
此后的岁月里,这样的保畅救援,对李长青来说成了常态。他在暴风雪中打通一段又一段雪阻路段,为解救打滑车辆,他曾将大衣垫在车轮下;遇被困孩童受冻,他立即脱下衣服为其保暖。
在这片“魔鬼风区”,李长青和他的同事们就像那些倔强生长的梭梭,把根扎进戈壁深处,年复一年守护着这条通往远方的路。
夏季时,风区没了雪,风也变弱了,不再发生风吹雪阻断交通的情况,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的队员们也暂时离开了基地。不过他们不是休息,而是在公路养护岗位上修复路面、填补坑槽……
“不管是除雪还是养护路面,只要是保障道路畅通的事,我都要认真干好。”李长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