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白哈巴村一景。(资料图片)
近日,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白哈巴村也根得空中草原的“幻光森林”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这里是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取景地,将于今年7月焕新迎客。“白天,游客置身于广袤无垠的草原;晚上,‘幻光森林’通过光影技术为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夜游体验。”哈巴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魏成根说。
作为“西北第一村”,白哈巴村凭借原始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一直是热门旅行目的地。2024年,白哈巴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同比增长62.55%。
除了“幻光森林”,白哈巴村今年还将投资近2000万元,开展旅游驿站、游客服务中心、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审批,完善旅游市场功能,加快白哈巴村旅游巴扎基础设施建设,推出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新景区、新业态,唱响哈巴河文化旅游品牌。”魏成根说。
2024年,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实现了“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哈巴河县全年接待游客445.94万人次,旅游创收28.06亿元。为加快文旅产业发展,哈巴河县持续加大旅游项目投入,白哈巴国际滑雪度假区、幻光森林、彩虹布拉克等项目落地生根,酒店及民宿蓬勃发展,新增床位超三成。构建全域旅游体系,以白桦林为纽带,串联中哈大峡谷、那仁夏牧场等景点,形成“冰雪奇缘+红色戍边+生态康养”的特色发展格局。
库勒拜镇喀英德阿热勒村位于白桦国家森林公园旁,哈巴河支流穿村而过,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和区位优势。近年来,该村坚持以“旅游+”为抓手,推出休闲游、康养游、研学游、亲子游等乡村旅游产品。村民马传军2022年在村里开起了农家乐,靠着农家风味和创意美食,一年纯收入约20万元。
喀英德阿热勒村党支部书记梁大军介绍,村里累计培育农家乐和特色民宿10余家、采摘园20余家,带动村民吃上“旅游饭”。“今年村里有40多栋房屋闲置,村里想承包出去,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带动旅游业发展。”
除了“修炼内功”,今年,哈巴河县还开启了跨城文旅深度协作。今年3月底,辽宁省丹东市、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两地联动,举办了国道G331旅游新征程系列活动。据了解,G331线全长9333公里,始于辽宁省丹东市,途经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止于哈巴河县,被誉为“最美边境公路”。丹东市宽甸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吕馨表示,两地在旅游资源整合与联合宣传推广方面,可通过游客互换,拓展两地游客市场,相互推介以扩大两地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同时,强化经营主体合作,做大做强两地旅游经济规模,推动两地旅行社、景区、民宿等沟通合作,联合组团、参股经营、合作开发等。
哈巴河县委书记茅景龙表示,现代旅游业是哈巴河县的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今年哈巴河县在旅游发展上将以核心景点的重点打造为主,同步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质量,让游客更好地感受诗和远方。(经济日报记者 耿丹丹)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