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魏永贵报道:100多年前,左宗棠令西征收复新疆的大军沿途植柳,以绿荫固疆土,以丹心照山河。今日,哈密市传承左公精神,以科技赋能文化,邀请全国网友参与“云植柳”活动——动动手指,即可在线上认养一棵左公柳,让家国情怀扎根云端,让生态文明绵延万里。
4月9日,以“共植左公柳,同铸中华魂”为主题的2025年哈密市左公柳“植柳日”活动在凤凰台大营举行。此次活动由哈密市委宣传部、河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联合主办,通过“植柳”赓续历史文脉、传承家国情怀,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876年,左宗棠西征大军收复新疆时,从甘肃酒泉一路广植柳树固风沙、荫行旅,鼓舞士气、凝聚民心,在新疆哈密等地留下了“左公柳”这一象征爱国主义精神与生态治边的珍贵遗产。如今,哈密市作为左公柳的重要传承地,存有218棵左公柳,是全国数量最多、保存状态最佳的左公柳群落。
本次“植柳日”活动内容丰富,启动仪式有6项活动:赞柳——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致《颂辞》;思柳——左柳怀乡,焦桐入疆,播放河南开封分会场视频,介绍哈密左公柳移栽情况;护柳——播放湖南湘阴分会场短片,介绍哈密左公柳移栽情况;绘柳——油画作品《左公柳》赠送仪式,河南知名画家刘建伟向哈密左宗棠文化研究院赠送作品;传柳——连环画《左公柳》首发仪式;智柳——发布云植左公柳二维码。
启动仪式结束后,举行了新春游园活动,嘉宾代表在凤凰台大营新落成的“天地正气塔”前观看击鼓祈福及《正气歌》朗诵活动,并游览纪念左宗棠历史功绩的固疆功绩碑、望云台、家国长歌园等。
“‘左公柳’是左宗棠收复新疆历史功绩的见证,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载体。网友打开哈密零距离,搜索‘云植左公柳’获得二维码,扫描即可参与。此外,我们还开展了线下植柳认养活动,方便广大网友积极参与。”哈密市左宗棠文化研学馆副馆长王昊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