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于熙报道:17日,集救护繁育、科研教学、宣传教育、交流合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疆北鲵救护与繁育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新疆北鲵救护与繁育中心位于温泉县,占地500平方米,设置了室内人工孵化池、室外人工孵化池、繁育实验室。这些新建的基础设施和新投入的繁育设备、监测设备、实验设备,构建了一整套科学的救护与繁育系统,为温泉新疆北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新疆北鲵繁育工作提供硬件基础,可有效提升该保护区在新疆北鲵人工繁育、救护、科研和监测等方面的能力,探索新疆北鲵生命本质规律。
“这两年,借助栖息地修复、监测预警、人工繁育、科技宣教等手段,新疆北鲵种群数量稳中有升。目前6处自然栖息地,新疆北鲵总量达到3000余尾。”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副站长司亚娥介绍,新建成的新疆北鲵救护与繁育中心,将有利于维护新疆生物多样性,提升新疆北鲵种群的科学保护与管理。
近年来,为加大新疆北鲵保护力度,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完善、规范的科研监测体系。主要包括建设新疆北鲵科研宣教中心;建设实施一体化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在保护区增设高清红外球机、高清红外相机,对新疆北鲵的生存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此外,该管理站还建立了新疆北鲵人工孵化展示室并实现人工孵化,目前共孵化出200余尾新疆北鲵,人工孵化率达到99%,成活率达到90%以上。
新疆北鲵是距今3.5亿年的孑遗物种,是新疆唯一现存的有尾两栖动物,目前主要分布于温泉县西部山区博尔塔拉河水系上游的支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