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在冼星海大道上听中哈友谊故事

2023-09-15来源: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春霞 赵春华

秋日的阿拉木图,天阔云舒,清风怡人。在这座城市,有一条路,名为冼星海大道。

9月14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主题境外采访活动报道团队来到这里,街道上绿树成荫,街头拐角处,荷花造型的冼星海纪念碑静静矗立,旁边人来车往,宁静祥和。

这是一条有故事的路。

1940年,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前往苏联,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后来卫国战争爆发,冼星海辗转来到阿拉木图,语言不通、举目无亲、处境险困。

贫苦交加之际,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向冼星海伸出援手,把分量不多的盒饭分出一半给他,把仅有的一个土豆放在他的碗里,邀请他一起演出,和他一起创作……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尽管日子艰难,拜卡达莫夫把冼星海当作自家人,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

2013年,习近平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时,讲述了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中哈两国电影人受此启发,把这个故事搬上了银幕。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作为2017年中哈两国元首见证签署《中哈电影合拍协议》的启动项目,2019年5月,电影《音乐家》在中哈两国上映。

这部电影的导演西尔扎提·亚合甫,来自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

当记者联系到他,提起这部电影,西尔扎提·亚合甫依然难掩激动,将关于这部影片的故事娓娓道来。

“担任这部影片的导演,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几年过去,西尔扎提·亚合甫对当年的拍摄情形记忆犹新。拍摄辗转中、哈、俄三国,剧组300多人,前后参与电影拍摄的人员超过2万人,每一个重要工种和岗位均由两国工作人员合作完成。

为了真实还原这段历史,西尔扎提·亚合甫和剧组相关人员花费几个月时间,数次前往阿拉木图探访,收集了大量素材,其间得到了哈方的大力支持。

冼星海大道,则是西尔扎提·亚合甫的精神力量之源。

“每当拍摄遇到难题,我就会一个人去冼星海大道。”西尔扎提·亚合甫说,自己经常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着冼星海的雕像,想象他当年历尽艰辛,却依然满怀着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对祖国和人民的无比热爱,“每次去那里,我都能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浑身又充满干劲儿。”

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的友谊,在拍摄影片的过程中,则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

冼星海的扮演者胡军不会俄语,拜卡达莫夫的扮演者别里克·艾特占诺夫就一句句帮他纠正;影片艺术指导萨比特·库尔曼别克夫是哈萨克斯坦享有声望的电影导演,非常支持西尔扎提·亚合甫的工作,并给出很多好建议;拍摄天数超出合同约定,双方演员没有一句怨言,“一定要把这部影片拍好”成为大家心中共同的目标。

“虽然语言不通,但双方合作非常顺畅,大家‘入戏’很深。有时只需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心中所想。”西尔扎提·亚合甫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借助电影这一极具大众传播效应的艺术形式,中哈合拍的《音乐家》,成为促进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首映式上,观众为剧情打动,掌声经久不息。

2022年9月13日,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提到了这部电影。今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为弘扬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精神,双方同意以纪念中国音乐家冼星海和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友谊为题材举办联合音乐会等文化活动”被载入中哈联合声明,成为通过人文交流促进中哈民心相通、睦邻友好的真切注脚。

金秋阳光照射在冼星海纪念碑上,散发着温暖的光芒,上面嵌着的五线谱飞出《阿曼盖尔德》的旋律,那是冼星海根据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的事迹创作的交响诗。

“冼星海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哈萨克斯坦。他的很多音乐作品,至今仍在传唱。”在冼星海纪念碑旁,水果店店主哈米都拉告诉记者,每天都会有人专程到这里,拍照片、视频,了解两位音乐家的故事。

记者顺着道路前行,在冼星海大道旁边,有一条平行的道路,名为拜卡达莫夫大道。两位音乐家彼此守望,他们的故事也从这里永远流传。

如今,两位音乐家伟大友谊的“星星之火”,在中哈人文交流中已成“燎原之势”。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中哈人文交流步子越迈越大,《舌尖上的中国》《温州一家人》等中国优秀影视剧走进哈萨克斯坦万千家庭,《哈萨克斯坦歌曲选(30首)》在中国出版发行……今年7月,在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上,哈萨克斯坦萨尔塔纳国家舞蹈团带来了精彩的歌舞晚会《富饶的家乡》,现场观众报以热烈掌声。“我特别喜欢中国,来新疆就像走亲戚一样。”舞蹈团演员拉吴热·吴尔克衣呢巴耶娃亲切地说。

离开冼星海大道时,我们再一次默念冼星海纪念碑上镌刻的那段话:“冼星海用音乐在两国人民之间建起一座友谊的桥梁,让我们永远铭记他的名字,愿中哈友谊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