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妈妈:阿尼帕·阿力马洪
时间:2016-07-04 | 来源:新疆文明网 | 作者:

    阿尼帕·阿力马洪,女,维吾尔族,72岁,群众,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青河镇居民。

    现年73岁的阿尼帕·阿力马洪和丈夫阿比包(已去世)共养育了19个不同民族的孩子,其中收养了汉、回、维、哈等不同民族的10个孤儿, 加上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女婿、儿媳,全家共有6个民族组成。

    1963年,他家的哈萨克族邻居亚和甫夫妇相继去世,撇下了三个半大孩子,生性善良的阿尼帕深知孩子失去父母的辛酸和孤单,没有利益的驱使,没有豪言壮语,处于人性最本能的选择,毅然收养了他们。

    从此让阿尼帕的一生与人间大爱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也注定了她一生的劳苦艰辛。

    1977年,阿尼帕又收养了王淑珍兄妹4个回族孤儿。在回忆起被领回阿尼帕家第一天的情景时,已是中年的王淑珍每每总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11岁的王淑珍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改嫁,不久,母亲又撒手人寰,兄妹几个便开始流浪街头。那是青格里特别寒冷的一个冬日,阿尼帕将头上长满了头癣和癞疮小淑珍领回了家。之后王淑珍的哥哥和两个妹妹也来到了这个家。1989年,王淑珍的继父去世,阿尼帕又义无反顾将他家3个汉族孤儿接到家里。至此,阿尼帕共收养了10个孤儿,加上自己生育的9个孩子,一大家子20多口人。

    阿尼帕几乎把所有时间、所有的心思、所有的爱心都用来照料这一大群孩子,为了给一家20多口人做饭,她辞去了在食品厂的工作。为了让孩子们吃上饱饭,阿尼帕几乎把所有的收入都换成可以吃的东西。她专门买了一口直径1.2米的铁锅和一个特大号的盘子,这个锅被称作“团圆锅”。

    收养这些不同民族的孩子,阿尼帕和丈夫阿比包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那时候他们自己也有9个孩子,因为丈夫阿比包的工作和环境,不能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自己的亲生孩子只好忍痛放弃了学业。

    从1963年收养吐尔达洪三兄弟到1994年10月金雪莲出嫁,维、哈、汉、回4个民族的孩子在这个家里生活、长大,成家、立业。

    除了抚养孩子, 阿尼帕夫妇还做了很多的好事,有人形容像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2003年,阿尼帕妈妈在市场上碰到来青河寻亲无望差点自杀的哈萨克姑娘古丽,她及时劝说姑娘打消了念头,叫她到家里来和自己的女儿一起住,并把她安排在自家的亲戚餐馆打工,如今古丽姑娘生活的很开心,已组建了家庭。

    2003年,阿尼帕为大龄孕妇江阿古丽筹集了1000元钱,召集儿女为她输血,还把江阿古丽接到家里照顾。同年5月,贫困的乌拉斯汗怀孕时在县医院检查胎儿脑积水,必须要“引产”,阿尼帕妈妈资助她到地区人民医院,顺利做了手术。

    汶川地震的消息传来,阿尼帕捐出1000元,她说:“如果再给我10个孤儿,我也愿意抚养,只要我有口吃的,就有他们的。”

    阿尼帕的爱心,也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孩子们。她的爱在这个大家庭不断延伸。如今,阿尼帕的亲生子女和养子女已经养成了习惯,谁家有困难,只要他们知道了,再难也会搭一把手。

    她曾于2009年2月获得新疆首届十大母亲荣誉称号,同年10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第四届全国十大公益之星;2010年2月荣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0年获得“中国幸福家庭”。2010年入选中国好人榜,入选《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2011年被阿勒泰军分区授予“荣誉母亲”称号。

分享:

微新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