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60年:南疆铁路25年始建成
时间:2015-05-29 | 来源:亚心网 | 作者:曹华

  吐鲁番至库尔勒是南疆铁路的最前段,今年2月1日,随着吐鲁番至库尔勒第二双线正式开通客运,两地距离缩短了100多公里,乌鲁木齐至库尔勒列车运行时间也从过去的12小时缩短到目前的6小时。今年新疆铁路部门还计划在乌鲁木齐至库尔勒间开通“南疆之星”城际列车,这条乌鲁木齐进入南疆的门户线路将被缩短至4小时。

  南疆铁路首条疆内铁路

  南疆铁路规划北起吐鲁番,南至喀什,全长约1500公里。该线从北至南分期、分段修建而成。1974年,吐鲁番至库尔勒铁路工程启动,修至喀什时,前后历时25年。2008年南疆铁路再次延伸,喀什至和田段开工,2011年该线客运开通,南疆铁路全长增加到1980公里。

  上世纪70年代以前,新疆的交通条件十分艰苦,与内地连结的铁路只有一条兰新线,而在新疆境内的南北疆,均没有铁路可行,严重阻碍了新疆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了西北边防的建设和巩固。

  1973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在新疆修建吐鲁番至库尔勒的南疆铁路。197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五师、六师和四师的十九团、二十团、铁道兵独立机械团、直属通信工程营进入新疆,承担起修建南疆铁路的光荣任务。5万多人的筑路部队驻扎在铁路施工线上。

  咽喉工程每百米牺牲一人

  南疆铁路沿线自然条件的恶劣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线路由海拔800米升高至3000米再降为1200米,形成最大坡度为千分之22、长240多公里的连续大坡道,全线隧道总长33公里,其中咽喉地段的奎先隧道修筑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冰达坂上,长达6152米,是中国海拔最高最长的隧道之一。

  南疆铁路是新疆南部主要铁路干线,铁路走向大致沿古“丝绸之路”的中路延伸,沿线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有45℃的高温戈壁沙漠,有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冰达坂,还有常年刮着七八级强风的大风口。全线一半以上地段穿行于天山峡谷,修建隧道30座,架设桥梁463座,隧道总长为33公里。特别是奎先达坂段,海拔升至3000米以上,这里建有7座螺旋形隧道,其中奎先隧道长6公里。在100公里地段,火车要25次跨越狭沟桥梁。铁路进入焉耆盆地后,还要跨越流沙河,铁桥长达438米。

  修建南疆铁路在当时是一件让人望而生畏的浩大工程,以吐鲁番至库尔勒段为例,该段是整个南疆铁路最艰苦、难度最大的区段。据初步统计,在修建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段的施工过程中,参建的铁道兵部队共牺牲官兵268人,目前还埋在南疆铁路沿线的铁道兵烈士有231人,分布在大大小小8个烈士陵园。

  在南疆铁路咽喉工程——地处阿拉沟乡境内、海拔3470米、长达6152米的奎先隧道的掘进贯通施工过程中,先后有47名官兵长眠在天山脚下,平均隧道每掘进123米,就有1名烈士倒下。

分享:

微新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