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足迹:新疆图书馆扩建后面积增一倍
时间:2015-05-26 | 来源:亚心网 | 作者:
  新闻背景:解放时藏书18000册

  自治区图书馆是自治区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始建于1930年8月,原名新疆省立图书馆,1949年10月改称新疆省人民图书馆。1955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改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并于1958年在乌市新华南路建成了建筑面积为2300平方米的新馆大楼。

  1986年,自治区图书馆移址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并动工兴建,新馆占地55亩,总建筑面积24700平方米,设计藏书容量300万册,阅览席位1500个,于1999年10月正式竣工开馆。

  图书馆成立之初至新疆解放时藏书仅1.8万余册,后因故损失,所剩图书寥寥无几。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图书馆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继续阅读:充分融入自然建筑有了生长感

  据悉,自治区图书馆二期改扩建方案是从5个方案中选出来的。相对于其他几套方案,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这套方案在外观设计、功能布局上有着明显的优势,方案以浅淡柔和的暖色调为主,整体设计方案大气简洁、现代时尚、具有新疆地方特色。

  国家图书馆基建办主任、高级建筑师李昌明认为,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方案整体上看民族风格浓郁,外观也很时尚,尤其在功能布局上考虑得比较周全。

  据介绍,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方案体现了3个特点。首先,体现出了阅览方式的变化,由传统图书馆的以藏为主,走向藏用并重,在图书馆空间上从封闭走向开放,“藏、借、阅”3个功能空间由相互独立走向相互结合。

  其次,体现出了图书馆功能的扩充与延伸。随着社会的开放和进步,由传统图书馆的单一功能走向综合性的多功能,其公共性被强化,服务功能逐渐复合化,不仅有传统的静态阅览空间,而且设置多种供社会活动的动态空间,如报告厅、影视厅、展厅、培训教室等。

  三是体现出了图书馆新旧建筑相互协调,有机结合。改扩建后的建筑造型可以充分融入自然环境,使建筑产生更强的生长感。  

  

自治区图书馆。资料图片

分享:

微新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