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文化事业发展硕果满枝
时间:2015-11-30 | 来源:亚心网 | 作者:李金霞
  这是辉煌的五年,奋进的五年。5年来,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文艺工作座谈会与“十二五”高度契合、共同发力,我区在“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战略的推动下,各项文化事业长足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日趋完善,文化惠民演出情系百姓、频下基层,文化产业发展势头猛进、捷报频传,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区文化事业发展已是硕果满枝。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这真是一个用起来很方便,想查什么都能查到的手机报。”日前,阿克苏地区柯坪县阿恰乡吐拉村村民卡比努尔·赛买提说。今年暑假,卡比努尔·赛买提在《天山快报》手机报上查询出自己的中考成绩。

  奔跑在时代前沿,自治区实施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手机报”下乡工程成为我区各族群众获取信息的首要选择,这个手机报是我区众多巩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项目之一。“十二五”期间,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数以千计的书屋、文化站点林立而起,电影放映队、连环画(口袋书)出现在天山南北。

  5年来,我区主要通过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等五大工程,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力建设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目前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90%;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中,建成公共图书馆104个、博物馆(纪念馆)78个、美术馆3个、艺术表演场馆16个,实现了乡乡都有文化站的目标;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中,我区共完成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51.6万场次,确保了各县市每个村每个月都能看到一场电影;“农家书屋”工程中,全区新建“农家书屋”1084个,目前已基本实现南疆、北疆重点地区的全覆盖;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实施至今,我区已面向5000多所大、中、小学校,1000多个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送去该项目系列图书。

  文化惠民情系百姓

  今年10月19日至28日,我区5个地州、县的5台“去极端化”话剧来到了新疆艺术剧院剧场,为观众送上了一桌“可口”的文化大餐。演员们生动真实的表演,让各族市民喜笑颜开。这5年,尤其是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的一年多来,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百姓“送文化”,到基层“种文化”。数字显示,2014年至今,仅新疆艺术剧院就通过“四个一批”活动,直接向南疆四地州送去演出521场,观众人数超过40万。“十二五”期间,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的举办,让我区“民族和睦、艺术繁荣、文化开放”的信息传递到了世界各地,国内外艺术家、观众通过这些活动,近距离地感受到新疆的文化魅力和特色,拉近了新疆与内地与世界人民的距离,加大了新疆文化对外开放的步伐。

  文化产业发展捷报频传

  11月8日,在第三届新疆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我区大量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被海内外参展商争相抢购。深圳、上海以及台湾等地的200多家文化创意企业在这个平台上,完成了资金与项目的对接,新疆文化企业与海内外展商的合作。近百场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惠民演出,从人文艺术的角度,解读了新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

  5年中,我区从率团进驻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到举办新疆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完成了客场到东道主身份的转变,也实现了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

  目前,我区已建成自治区级、地级文化产业园区近2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6家,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6家;全疆中小微文化企业已近两万家,已初步形成骨干型文化企业正在塑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局面。

  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历史性突破

  在第三届新疆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展位”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操作着织机,千丝万缕的靓丽布匹,随着机杼声展现在人们面前。来自新疆国画院的画家即兴挥毫泼墨,笔端丹青在桑皮纸上朵朵“盛开”。身着柯尔克孜族刺绣服饰的美丽姑娘,手捧各色刺绣手帕、头巾,自信地展示着她们的绝活……在这个展位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忙着展示、洽谈,观众们忙着欣赏、拍照留影,他们最后还不忘选择一个心仪的非遗衍生品带回家。

  近几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的逐步实施,新疆作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战略地位更为凸显。自治区党委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科教中心的战略目标,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和广阔的空间。2014年6月,“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北庭故城遗址、克孜尔尕哈烽燧、克孜尔石窟、苏巴什佛寺遗址等6处遗产地成为新疆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是国际社会对丝路文明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新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取得的一个巨大成果,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数据显示,这5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补助资金15260万元,目前已创建维吾尔族乐器、地毯和艾德莱斯绸织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命名了呼图壁县文化馆等95个单位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麦西热甫》履约报告;实施了“中华文脉——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记录工程”;已完成史诗《玛纳斯》等13个项目、约150万字书籍的编撰工作;公布了莎车维吾尔木卡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4个自治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分享:

微新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