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改善看新疆:就业政策阳光洒遍天山南北
时间:2014-11-13 | 来源:亚心网 | 作者:张云梅
  “以前我们全家靠放牧为生,一年赚不到1万元。现在,光是我出去干活,每年就能挣个三、四万元。”吉米古丽·叶干别地的话中透露着自豪,她是新疆乌恰县女子装修队的一员,无论是盖新房还是翻修房屋,大家都会预约这支女子装修队。

  近年来,新疆像吉米古丽·叶干别地这样有就业意愿并实现就业的人越来越多,这与新疆大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强化职业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不无关系。

  2013年新疆城乡从业人员达到1010万人,比2009年增长16.6%。而2014年上半年,新疆就业工作也取得可喜成绩,全疆城镇新增就业32.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2.4%。

  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2010年,自治区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意见》,其中的十项突破性政策,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极大助力。而2009年底前沉淀下来的7.5万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及选派2.3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见习,更是新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手笔。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从2009年的82.5%提高到2013年的88.4%。

  2010年,自治区出台了《关于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的意见》。通过多项优惠措施的实施,2010年至2013年,新疆共帮助25.7万名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2.62万户,帮助2.9万名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的目标。

  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增收致富、转移就业一直牵动着自治区领导的心。2010年以来,新疆通过加强职业培训、就业服务等措施,稳步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010年至2013年,新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1020万人(次),从2009年166万人(次)增加到2013年280万人(次),增长68.6%。南疆四地州群众过去的旧思想已逐渐转变,出现了“转移一人脱贫,转移两人致富,转移三人奔小康”的可喜现象。

  近年来,新疆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将城镇失业人员、农业富余劳动力、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企业新招用员工职业培训纳入补贴范围,实行普惠制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4年来,新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中,有50万人转移到制造加工、现代服务等二、三产就业,196万人培训后就地就近务工,实现增收,培训后就业(务工)率由2009年的69%提高到95%以上。

  近年来,新疆不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建成覆盖全疆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系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目前,全疆县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100%建立了综合性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市场),街道、乡镇、社区100%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所),70%的行政村配备了劳动保障协管员,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自治区、地、县、乡镇(街道)、社区(村)五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民生评说:就业是最温暖的民心工程

  就业是新疆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一个人有了工作,就容易安定;一个家庭有一人就业,就增加了一份稳定的力量。

  人因为就业而自立于社会,进而获得尊严,感受人生价值,一个家庭因为有了收入而远离困顿,点燃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可以说,就业为每个家庭筑就了一个温暖的港湾,擎起一片天空。

  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进入了历史发展新时期、新阶段。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新举措,将就业工作摆在了民生工作的首位,以更大力度、更高效率、更优服务破解就业难题,以促进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为重点,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民族团结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就业问题解决得好,社会就和谐安定,反之则动荡不安。就业既是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执政之要,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了让更多的劳动者实现就业,新疆通过出台密集政策、开展集中培训、鼓励创业等措施提高就业能力和质量,向更深层次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如今,在新疆大地上,因为实现了就业,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提升了,笑脸越来越多,人们生活得更加有尊严。

分享:

微新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