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会是巴音郭楞回族一种传统的赛歌集会活动,在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举行,焉耆的回民是清代及今从西北各省区迁徙来的,与内地回民交往密切,因此不同类型的回民花儿歌在巴音郭楞互为流行,但比较集中而又形成一大主流的是河湟花儿。
巴音郭楞的花儿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模仿性强,演唱者往往即景生情,不断依令调谱填词,一种令调,甲这样唱,乙那样唱,内容各异。一种歌词,甲用这一令调唱,乙又用另一令调唱,只是在衬字、衬句上依时依事,依演唱者的习惯加以变换,所以有的花儿出现了变型、变调,时有新的创造,这也是比较自然的事。
焉耆的花儿会,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相传天宫的仙女金萧和玉萧,能歌善舞,有一年的四月二十八日走出天宫,巡视人间美景,想找一处讴歌寄情之地,谁知人间江山一处胜似一处美,不知何处落脚歌舞为好,正为难时,突然从西王母洗浴的美丽的人间瑶池博斯腾湖畔看见湖中碧波荡漾,山下溪水叮当唱响,沿湖百花争艳,百鸟歌欢,她们被这奇异的湖景所陶醉,不由得放声歌唱起来,歌声响彻云霄,回荡在天山昆仑山之中,湖畔有英武魁梧的回族放羊娃马明听到这歌声,四处张望,不见人影,于是一面寻找,一面随之学歌,后来看见湖中飘渺有两个穿红着绿的姑娘,方知是金玉二萧仙女下凡,马明将四月二十八日仙女所唱之歌传授给众人,每逢这一天,焉耆、乌什塔拉、和静、库尔勒、轮台的各族人民都来博斯腾湖畔畅怀游乐,听回族的花儿会。
这天唱得花儿,每一首都美不胜收。
杨柳叶儿尖对尖,
尕妹是花中的牡丹,
刀山(哈)火海(哎)我不怕,
只盼我俩的婚姻成全。
歌唱又以自己驾驭语音的能力,文化素养和演唱技巧的不同而创造多种花儿的形式
尕马驹所戴的是铜铃铛(罗)
当啷啷响(呀)
尕犍牛(响阿)架的独杠(耶)
尕妹播种我抓个杠哎
我抓上杠来
尕庄稼(呀)我出个名堂(耶)
尕犍牛(响阿)架的独杠(耶)
尕妹播种我抓个杠哎
我抓上杠来
尕庄稼(呀)我出个名堂(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