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天山礼赞:奋力抒写生态文明新篇章
时间:2015-09-18 | 来源:亚心网 | 作者:任江
  辉煌60年·天山礼赞

  新疆奋力抒写生态文明新篇章

  蓝天下,白云朵朵;雪峰间,云杉挺立;山林里,鸟鸣阵阵;草原上,牧歌欢唱;河流中,鱼儿潜游……

  这是最美的新疆,是新疆各族儿女共同的家园,是我们用双手建设的绿色家园,更是我们诗意栖居的乐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全疆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一系列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道路,把160多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变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空间,让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乐章奏响在天山南北的每一寸热土上,让新疆各族人民尽享青山绿水蓝天。

  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翻开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智慧俯拾皆是。春秋时期的《管子·立政》中说,“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草木植成,国之富也”……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可见一斑。

  生活在新疆的人们很早就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古楼兰国就有“连根砍树者,罚马一匹”等法令,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保护森林法令。“有园林的人,就是有靠山的人”、“没有树林、果园的农民和富人,不算是真正的农民和富人”、“花园没有鲜花,夜莺不来歌唱它”……许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谚语流传至今。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世纪80年代初,就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进入21世纪,又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多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全局出发,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

  顺应世界大势,实现永续发展。自治区成立60周年,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自治区党委从新疆实际出发,以对永续发展、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确立了诸多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为新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引领新疆各族儿女奋力抒写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2010年5月召开的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率先提出,要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保护好生态环境。随后,在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以及相继召开的一系列重大会议上,都对“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作出详细阐述,提出明确要求。

  2014年12月,自治区党委明确提出“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为最洁净的地方”。“洁净新疆”的提出是对“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和“两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丰富和发展,为进一步动员全疆各族干部群众共同谱写美丽中国洁净新疆篇赋予了新的内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经过5年实践,“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和“两个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新疆上下普遍认同,渗透到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内心,见诸于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的行动。

  如今,各级党委、政府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明显增强,各族群众更加关注和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更加浓厚,建设绿色新疆已成为全疆上下共同的努力方向。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地诠释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保护好生态环境,要有科学和系统的视野。

  理念内化于心,措施外化于行。自治区党委始终将“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和“两个可持续”的理念贯穿到新疆工作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来谋划部署。

  5年来,新疆发布实施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了自治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并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新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确定了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红线,修订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生态立区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发布实施了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及8个专项规划,形成了完整的环保规划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不简单地以GDP论英雄。新疆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推进资源开发可持续。科学布局事关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努力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的文明发展、绿色发展。严格环境准入,严把环评审批,对不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和规划、达不到环保准入要求、选址布局不合理以及对环境敏感区域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建设生态文明,重大生态工程是抓手。如今,叶尔羌河防洪治理工程,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天山、阿尔泰山天然林保护和“三北”防护林三大生态工程,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工程,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在天山南北遍地开花。

  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新疆还坚持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我们欣喜地看到,环境倒逼机制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产业结构得以优化。

  新疆各族人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坚决保护我们的森林、冰川,坚决保护我们的河流、湖泊,坚决保护我们的湿地、植被,坚决保护我们的绿洲、草原”的誓言。

  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获得了广泛的认可。2013年,新疆天山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新疆世界自然遗产零的突破,而新设立的天山一号冰川保护区域、巴尔鲁克山等3个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通过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色新疆已跃然眼前。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们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环境的需求更为迫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已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和追求。为新疆各族人民留住青山绿水就是攒下金山银山。始终将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切实解决好关系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这是自治区党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抬头见蓝天,这是乌鲁木齐人多年来冬季的愿望。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投入258亿元大力实施“蓝天工程”,有效改善了乌鲁木齐市的空气质量。2014年,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优良天数达310天,占全年天数的85%,创有监测以来的最好纪录,乌鲁木齐人的“蓝天梦”终于实现了。

  5年来,新疆强化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深入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

  在巩固和扩大乌鲁木齐大气污染防治成果的基础上,启动实施全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自治区与14个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自2014年起,投资393亿元的新疆燃气化工程启动,力争到2017年年末,全疆所有县市区政府所在城镇100%实现燃气化。

  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积极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疆之路。

  如今,一幅社会和谐、环境友好、人民幸福的蓝图已经绘就,建设美好家园的机遇就在我们手中。我们要让山川林木永远葱郁,让大地永远遍染绿色,让天空永远湛蓝清新,让河湖永远清澈奔流,让草原永远牧歌欢唱……

分享:

微新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