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新疆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时间:2015-11-24 | 来源:新疆经济报 | 作者:梁勇
  城乡规划实现全覆盖、安居富民工程连续4年综合考评名列全国榜首、700余万名各族群众圆了安居梦……“十二五”期间,我区住房城乡建设接二连三的大手笔,让天山南北各族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的同时,也进一步夯实了和谐社会的根基。

  城乡规划实现全覆盖

  坚持规划先行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建设发展重要指导思想。自2011年起,自治区全面启动新疆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工作。201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14—2030)》。我区为确保城镇体系规划落实,编制完成了《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行动计划》和《奎独乌区域城镇协调发展规划》,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5.24亿元,完成了12个地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和24个城市、68个县城、785个乡镇(场)总体规划以及8839个村庄规划编制(修编)工作,基本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在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评选活动中,自治区18个项目获奖,其中《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14—2030)》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一等奖。

  各族群众喜圆安居梦

  老一辈的喀什人都清楚地记得,以前的喀什老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房子破、环境差。2010年,在中央政策与资金扶持下,我区投资逾70亿元,全面启动喀什市老城区保护综合治理项目。

  如今5年过去,喀什老城核心区危旧房改造已全面完成,外围片区完成85%,同时完成了核心区15条街巷和外围18个街区的特色风貌打造。今年7月,喀什老城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我区第一个国家5A级历史人文景区。

  就在喀什老城改造的同时,在天山南北的农村,一项更大的民生工程也在进行,这些独栋小院,有的看上去像别墅的屋子,就是自治区改善民生的头号工程“安居富民房”。

  回顾“十二五”前4年,2011—2014年,自治区累计完成投资986.32亿元,推进安居富民工程。按照“功能质量20年不落后,每户建筑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水电卫浴设施齐备”三大标准,开工建设安居富民房126.23万户,共有480余万名农民群众入住新居,并在全国农村危旧房改造绩效评价考核中,连续4年获得全国第一。

  跟安居富民房一样,让百姓看得见、信得过的还有各类城镇保障性住房。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自治区在城市大力实施住房保障工程,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截至目前,新疆累计完成投资1546.11亿元,开工建设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以及棚户区改造等各类城镇保障性住房150.29万套。预计到今年年底,新疆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达25.66%,较2009年提高20.29个百分点,245.04万名城镇居民住进各类保障性住房,喜圆安居梦。

  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十二五”期间,在对口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通过特许经营、社会投资、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投融资力度,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城镇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和投资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现有自治区园林城市(县城)35个、国家园林城市(县城)19个,国家节水型城市1个,奎屯市等5个城市被列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107个城镇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新疆天山2013年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了新疆世界自然遗产“零”的突破。

  预计到2015年年底,新疆城市(县城)供水普及率达96.5%,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7.41%,集中供热面积达3.11亿平方米,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74平方米。

  建筑业房地产业蓬勃发展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建筑业有了迅猛发展。预计到2015年年底,疆内建筑施工企业数量将达到2959家,新疆建筑业总产值由2009年的791.3亿元增加到2582.7亿元,占自治区GDP的比重由18.5%增加到24.9%。

  随着城市商品房屋的开发建设,房地产业成为新疆GDP新的增长点。预计到2015年年底,新疆将完成房地产投资1116.29亿元,是2011年的2.15倍,占全国比重从0.65%提高到1.09%。预计新疆商品房销售面积1961.15万平方米,是2011年的1.13倍;销售额874.09亿元,是2011年的1.43倍;实现税收160.33亿元,是2011年的1.64倍。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2011年的26.44平方米增长到2015年的31平方米,房地产业已成为拉动新疆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产业之一。

  如今,从乡村到城市,天山南北各族群众正乐享着我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

分享:

微新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