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新疆基础设施现代化 迈向新时代
时间:2015-10-02 | 来源:亚心网 | 作者:陈冠锦

  “我爷爷年轻的时候,马车还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我爸爸年轻的时候,电话还是村里最稀罕的东西。”年近40岁的老新疆人马玉梅回忆往昔说。

  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跨越式发展让人们生活发生了大变化。高速公路横穿戈壁沙漠,电力、通信网络跨越了巍峨的天山,天然气传输到每一个灶台之下,连天空都“画”起了丝绸之路的画卷。

  随着新疆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水利、交通、能源等各大体系建设逐渐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社会的运行效率也逐步加快,与内地的发展差距和时空距离越来越小。

  今天的新疆,正昂首阔步地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快车道”上,用恒心和毅力跨过一道道难关,向着更美好的明天前行。

  立体交通初步形成

  从陕西西安到新疆乌鲁木齐,汉代商人们骑着骆驼要走一年。

  现在,新疆物资从乌鲁木齐运送到西安,通过航空运输仅需3个小时。现代交通的发展缩短了世界的距离。

  回想过去,到2000年,我区才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乌奎高速。到2009年年底,我区仅有高速公路843公里。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全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312公里,高速公路网骨架基本形成。新疆高速公路里程全国排名比2010年年底提升5名至第22名,西部排名提升2名至第8名。

  大发展源于大建设,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地位的确立,新疆的交通建设再次有了新的定位——交通枢纽中心。

  近年来,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上的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建设,我区各级公路建设进一步加快。到2015年底,全区高速公路预期将达到约5000公里,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超过1.9万公里,农村公路达到11万公里,基本实现连接14个地州市及兵团师部的公路高速化,各县市和团场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具备条件的乡镇全部通沥青路,90%的建制村通沥青路。

  按照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交通运输厅与交通运输部协作确立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交通枢纽中心的发展蓝图。新疆内国家公路规模将增至2.6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网新疆境内段规划线路12条,里程调增至8000公里(含远期展望线4条,约3400公里),普通国道网新疆境内规划线路16条,里程将增至约1.8万公里。

  近年来,新疆充分利用地缘和口岸优势,打通国内及国际市场,积极发展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使深居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逐步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成为国家向西出口的中转集散地和物流大通道。

  目前,新疆境内共有国道(含国高网)13条和省道87条,公路总里程13.7万公里(不含兵团),有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15个。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107条,占全国43%。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的畅达是排在第一位的,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和快速便捷的物流系统,既是对古丝绸之路回应与传承,也是对新时代新需求的展望与奠基。这对促进亚欧大陆各国深度交流合作、进一步优化我国对外开放格局都具有重要作用。

  水利建设突飞猛进

  “水利兴则新疆兴”这句话体现了水利在新疆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

  1000多道坎儿井,三座总库容加起来仅有1.17亿立方米的水库,3万多公里的引水土渠,289公里脆弱不堪的临时防洪堤。这曾是新疆水利的基本写照。

  然而60年过去了,截至2014年年底,新疆水库数量从3座增加到了538座,水库总库容从1.17亿立方米提高到了169.08亿立方米。全疆灌溉面积从1600万亩增长到了9198.77万亩,渠道长度从3万多公里增长到26.82万公里,防渗渠道从0公里增长到11.2万公里,建成水闸1061座,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51。

  2010年至2014年,全区完成水利建设总投资582亿元,是前50年间完成水利建设总投资总额的1.35倍。阿勒泰地区克孜加尔水利枢纽、加那尕什水库,乌鲁木齐大西沟水库,呼图壁县石门水电站等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拦河枢纽及北岸干渠、西水东引一期等水资源配置工程,阿尔塔什、卡拉贝利、吉音等山区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加快建设。

  2015年,新疆重点水利项目在建和新开工就达34个,计划完成年度投资81.5亿元,是建国后50年新疆水利建设投资总额的52%。仅今年上半年全区水利工程建设共完成投资44.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7%,为我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资源保障。

  今年兴建的34个重点水利项目中,在建项目26个,计划完成年度投资61.5亿元;新开工项目8个,计划完成年度投资20亿元。根据规划,今年新疆将启动并加快建设的重点水利工程包括卡拉贝利、阿尔塔什水利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叶尔羌河防洪工程、大石门水利枢纽工程“三通一平”建设,以及吉音、齐古等13座中型水库的建设。

  新疆水利事业从“一穷二白”、“小打小闹”进入了投资规模最大、安排项目最多、建设速度最快、惠及民生最广的时期。

  60年来,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各类水利工程的建设,一项项相关政策的出台,各族群众眼中看到的是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民生”,缺水的地方有水喝了,干旱的土地被灌溉了。这“一点一滴”的积累,这“一点一滴”的温情,滋润的是百姓的心田,长出的是对大美新疆的赞歌。

  电网延伸覆盖更广

  1949年,全疆仅存电厂7座,总装机998千瓦,年发电量97万千瓦时。

  1952年7月,新疆历史上第一台汽轮发电机组建成投运,水磨沟电厂代表了当时新疆电力工业的最高水平。

  1989年,新疆首家风力发电厂在乌鲁木齐达坂城落户。这座拥有15台风力发电机,总装机容量2105千瓦的风电厂,成为当时全国容量最大的风电厂。

  火电、水电、风电,天山南北,各种电源建设蓬勃兴起。

  2010年,那是值得铭记的一年,那是改变新疆电力发展历史的一年。这一年,新疆750千伏电网建成,并成功联入西北电网,不但结束了新疆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还打通了一条能源输送的“高速路”,进而引发了新疆煤炭资源加速开发、风能太阳能资源加速转换的系列效应。

  2013年6月,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第二通道建成投运,“疆电外送”能力提升到了200万千瓦。

  2014年1月27日,新疆首条“疆电外送”特高压±800千伏哈密南-郑州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强大的电流从新疆的东大门哈密出发,通过2192千米的输电线路,先后跨越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6个省区,点亮了中原大地。

  截至2014年年底,全区累计完成发电量2092.9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9.8%,高于全国26.2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国第一。全年实现疆电外送交易电量175亿千瓦时,比2011年增长1.7倍。

  还是在2010年,由自治区发改委牵头,与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共同对全疆3000多个村庄逐户核实,在12个地州的81个县市中,还有115.2万无电人口。因此,国家提出通过电网延伸工程和新能源两种方式,在2015年年底彻底解决全疆115.2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于是,从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帕米尔高原,从北疆阿尔泰山脉到东部巴里坤草原,一支支电力施工队伍,相继开进最偏僻、最边远的农村牧区,展开了一场延伸光明的大决战。2014年9月25日,新疆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全面竣工,实现了电网延伸覆盖范围内户户通电。

  如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给新疆的电力工业发展带来了更加明媚的春天,丝绸之路经济带输电走廊建设的第一步就是要实现与中亚五国的电网相连,共享哈萨克斯坦大型能源基地和中亚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远期或将实现和蒙古、俄罗斯等国联网,中国与巴基斯坦经济走廊能源互联互通项目也已启动。

  60年沧桑巨变,60年风雨坎坷,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会越来越快。

分享:

微新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