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新疆吹响园区经济“集结号”
时间:2015-10-02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王玉召
  迎着工业化浪潮,20多年前,新疆第一个园区——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运而生,经历岁月的洗礼和锻造,如今一个个工业园区如花般绽放在新疆大地上。

  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各族群众以奋进的风采和昂扬的姿态,浓墨重彩地书写了工业园区激昂奋进的史诗篇章,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魅力。如今,新疆各族群众又以负重奋发的魄力和改革创新的深谋远虑,倾力贡献,打造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里程碑。

  园区经济应运而生

  今年开年,短短两周时间里,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连续4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开了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中小型科技企业走进全国资本市场的先河。

  经过不断转型升级,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目前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已形成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煤炭石油化工和现代服务业六大支柱产业,引领着乌鲁木齐乃至全疆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而谁曾想过,20多年前,这里还不是此番光景。

  1992年11月9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增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同意在乌鲁木齐等25个城市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不久后,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新疆第一家园区,规划面积9.8平方公里。也就是从那时起,新疆园区建设正式起步。2011年,乌鲁木齐将两大开发区与新市区、头屯河区合并,推行“区政合一”,新成立了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和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

  如今,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300多平方公里辖区范围内,已经集聚了1万多家企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煤炭石油化工和现代服务业六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全疆70%以上的股权投资企业在这里落户,成为乌鲁木齐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截至去年底,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连续三年以每年净增20亿元的速度增长,招商引资连续五年以每年增加100亿元的速度突破。20多年风雨历程,沧桑巨变,让这个新疆最早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从科技一条街逐步发展成为新疆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从科技创新路上的探索者渐渐成长为新疆创新发展的领跑者——向全疆第一个GDP超千亿元、财政收入超百亿元的高新技术园区迈进。

  乌鲁木齐市委常委、高新区(新市区)区委书记邱树华说:“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不仅要打造成为乌鲁木齐的科技大区、工业强区、商贸新区和生态示范区,还要成为全疆第一个GDP超千亿元、财政收入超百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多年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新疆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逐步走上了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

  1992年12月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方案的批复》,同意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实施方案,规划面积10.08平方公里。自此,新疆第一家自治区级园区——奎屯经济技术开发区诞生。

  目前,新疆已形成了软件园、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奇台闽奇石材产业园以及打造全区纺织服装产业的“三城七园一中心”等一批特色、专业园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石河子经济开发区、克拉玛依石化工业园区等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以金风科技、特变电工、新疆天业等龙头企业带动的装备制造、化工等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园区崛起新的希望

  按照打好的样板裁剪,再经过细致的拼接和缝制,每一位农牧民都能成为优秀的产业工人。9月15日,在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21岁的阿依木妮萨·艾则孜正熟练地操作着缝纫设备,显然,她已经成为一位优秀的产业工人了,她和同伴们生产的手套也已经俏销国际市场了。

  阿依木妮萨·艾则孜所在的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在英吉沙县服装产业园内,英吉沙这个一直以小刀闻名于世的小县城如今又多了一个“手套之乡”的身份。该公司在英吉沙县正式落地短短1年的时间,在园区城区投产运营了总部工厂和培训中心,在11个中心村投产运营了卫星工厂,每个卫星工厂就业130人左右,加上总部工厂总就业量已达2100多人。年底前35个卫星工厂可全部启用,用工达4000人。

  这只是新疆众多园区的一个缩影,借助西部大开发战略、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19个援疆省市的支持,新疆迎来了新一轮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热潮。园区作为新型工业化的前沿和产业聚集区,在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均取得了快速发展,不断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截至2014年年底,全区经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的各类园区有90个,其中国家级21个,自治区级69个。工业园区已成为吸纳就业、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型载体和平台,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自治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园区总体布局持续优化,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围绕天山北坡经济带、天山南坡产业带、吐鲁番—哈密、南疆三地州、北疆沿边地区(简称“两带三区”)的产业集聚园区发展格局逐步形成,重点推进了以“地州首府城市、沿边重要口岸、国家战略区域”为依托的产业集聚园区建设。阜康重化工园区大力培育煤电、煤焦化、有色金属冶炼、新型建材、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加工等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园区产值的70%以上。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坚持“大企业—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精心培育优势主导产业,电气机械、食品饮料、非金属矿物等主导产业产值占到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0%。

  目前,《自治区园区(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即将出台,园区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自治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年8月中旬自治区召开的园区工作会议上,自治区经信委纪检组组长牛立新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充分利用基础设施齐全的优势,把园区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结合点,统筹规划园区和城市新区建设,以项目带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同步实现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进而使工业园区成为城市的副中心,并最终成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极。

  园区变化翻天覆地

  2011 年 6 月中旬召开的中国新疆2011产业转移系列对接会上,19个援疆省市与自治区签订20个对口援疆合作产业园区建设协议。而后三年来,共安排援疆资金46亿元,加快了合作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援疆省市与受援地之间优势互补,积极推进产业合作项目,组织开展招商、引智和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扶持当地优势产业发展。

  产业是园区发展的命脉,而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群化程度,往往决定园区经济的竞争力强弱。

  在几十年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新疆经历了基础设施落后、发展速度滞缓的阵痛期,更经历了艰难的探索过程。如何循环发展、遍地开花、集约化管理又能创造最大价值,是工业园区长期探索追寻的目标。

  而今再看新疆的园区经济,快速增长是最大的褒奖。2014年,国家和自治区级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984.38亿元,增长11.0%,占全区比重的30.96%;入驻园区企业2392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08家,世界500强企业62家,中国500强企业170家;从业人员超过59万人;园区经济对全区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43.68%。遍布全疆的各工业园区已成为吸纳就业、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型载体和平台。

  同时,重点园区经济实现快速增长,2014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超过百亿元的园区达到17个,其中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我区首个突破千亿元的园区。

  近年来,新疆各园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及独特的农、副、牧产品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和重大工业项目布局建设,培育发展了化工、有色、建材、轻工、纺织、装备制造等产业体系,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产业向园区集中,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未来几年,新疆面临着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新的历史机遇。面对新时期、新常态、新起点,要按照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坚持以促进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统筹优化园区布局,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推动产业园区与城镇化融合发展。重点支持和推进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经济开发区、乌鲁木齐、准东、奎—独、甘泉堡5个千亿元产业园区和20个左右“百亿元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更多园区早日做大做强。

  自治区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胡开江介绍,新疆将以创新园区发展模式为突破口,建立“责权利统一”、“管理服务统一”、精简高效的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园区服务能力,加快园区发展,把园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产业集聚区,成为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目标的重要引擎。

  记者感言

  园区经济催生新疆“加速度”

  位居中国西北地区一隅,拥有全国1/6国土面积,毗邻8个国家,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正是新疆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曾经,新疆也经历了产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园区不断为新疆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增后劲、添活力。

  如今,在新疆绘制的蓝图之上,大量产业集群汇成了工业园区,财富在园区汇聚,创造更多财富。

  近年来,特别是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诚然,60年后的今天,在新疆这块热土上,一个个产业聚集区相继诞生,一个个园区拔地而起,镶嵌在天山南北,随之而来的园区经济催生了新疆“加速度”。

  经济发展离不开工业支撑。作为产业集群发展和提升的重要平台,园区经济将成为新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在新疆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功不可没,伴随着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19省市援疆的浪潮,各地的园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部的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是全疆乃至西部最具增长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21年前,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起初这里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谁曾想到,荒芜之地上的一个“圈”,却在数年后发生了惊人变化。如今,再看两区合并后重新起航的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企业厂房鳞次栉比,工业生产紧张有序,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的雏形呼之欲出。

  目前,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容纳重点企业588家,包括1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外资企业、13家上市公司,拥有17家“世界500强”、30家“中国500强”投资项目。

  “十二五”以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20%左右的增速,2013年实现了“三年翻一番”。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5亿元,工业总产值1005亿元,工业增加值1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0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34.6亿美元,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商务部全国开发区综合发展环境评价中位居西部第三,仅次于西安和成都开发区。

  这只是新疆众多园区的一个缩影,显然,园区工业经济已经在新疆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中崭露头角。如今,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地位确立后,新疆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园区“造血”功能不断增强,主导工业的综合实力与日俱增,新疆工业发展后劲如虎添翼,这也势必成为助推新疆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之一。

分享:

微新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