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生建设持续“给力” 暖了人心添了信心
时间:2014-11-13 | 来源:新华网新疆频道 | 作者:刘兵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四年来,新疆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连续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财政支出不断向民生建设倾斜,数百项惠民政策、民生项目持续推进。如今,生活在天山南北的各族群众,从住有所居到学有所教,从病有所医到老有所养等方方面面,切身感受到民生建设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四年7000亿 民生建设持续“给力”

  “这几年我家变化真大,离开土坯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抗震安居房;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母亲领的低保金每年都在涨,她到乡卫生院看病可以报销90%的费用;政府还资助我养奶牛,去年养牛纯收入超过7000元。”精河县茫丁乡北地村村民哈力旦·克里木发现,随着政府民生建设项目的持续推进,她家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数据显示,自2010年新疆开启“民生建设年”四年来,新疆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累计达到7067亿元,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每年保持在70%以上。民生建设项目由最初的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保障性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22类80项,增加到2013年的25类100项。

  截至2012年底,新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放心保)制度全面建立。到2013年底,新疆解决了360万农牧民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安居富民房92.09万套,360余万农牧民喜迁新居;解决了62万户、200余万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

  四年中,新疆投资178亿元,累计建设农村公路3.13万公里,改善了167个乡镇,2574个建制村的通行条件,受益农牧民群众达475.6万。去年年底新疆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1.2万公里,城镇(团场)通车率99.7%、行政村(连队)通车率93.3%.

  今年新疆又投入616.6亿元,在天山南北建设涉及安居富民、就业、惠农等25类150项民生工程,有的项目甚至具体到南北疆的县、乡和村。

  安居更要乐业 暖心更添信心

  在居住、交通、水利等最为基础和紧迫的民生问题逐渐得到改善的同时,从2012年起,新疆将解决就业纳入民生建设重点领域,让各族群众安居更要乐业,暖心后更增添对生活的信心。

  据新疆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介绍,2012年新疆全面启动“民生工业”建设,划拨2000万元重点支持民族手工业、制毯等具有地域特色、吸纳就业能力强的95个项目,并建成8个民生工业示范基地。到“十二五”末,新疆将通过这一模式解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50万人。

  从今年起,新疆将在2年内投入8.88亿元,在喀什、和田地区以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南疆地区,实施一批在当地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稍加扶持就可以促进发展,有效带动当地就业,让老百姓受益的“短平快”产业项目,包括民族手工业、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等10个行业的195个项目,预计实现10余万人就业。

  南疆是新疆杏子主产区,杏子成熟期集中在6月下旬到7月中旬,采摘后鲜杏储存期仅为两到三天,保鲜难度大。当地农民晾晒鲜杏,通常要15天左右,不仅时间长,杏干品相也不好,遇到阴雨天气,容易霉烂变质,影响收入。

  今年2月起,新疆动员南疆杏子主产县市建设1500座杏热风烘干房,为实现“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当年见效”,还从4月起开展了8万人的培训工作。预计9月底前,南疆三地州可实现8000吨优质杏干外销。

  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局副局长努尔买买提·吐尼亚孜说,这对于提升新疆杏产业发展水平,特别是促进南疆贫困地区农牧民依托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去年在皮山县几个村的试点来看,杏热风烘干房建成使用后,村人均年增收达1000元。

  通过一系列就业和惠民政策的实施,2013年新疆已连续两年实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净增1000元,达到7400元,比2009年的3883元翻了近一番;城镇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19874元,同比增长10.9%。

分享:

微新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