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文文献:西域和中原互相学习的见证

2024-06-04来源:中国民族报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汉文回鹘文合璧写本残片。 热孜娅·努日供图

回鹘文是一种音素文字,主要流行于8—15世纪,曾被包括回鹘人在内的多个民族使用。新疆吐鲁番及甘肃敦煌一带发现大量的回鹘文经典、社会经济文书、医学文献、文学作品、碑刻等文字材料,其中包括《高昌馆课》《高昌馆杂字》等汉文回鹘文合璧文献以及《居庸关石刻》《莫高窟六体文字碑》《大元肃州路也可大鲁花赤世袭之碑》《有元重修文殊寺碑》等汉文回鹘文合璧碑。

存世的回鹘文文献中,有相当高的比例是由汉语译入的佛教经典,也有一些由汉语译入的世俗文献。高昌回鹘时期,大量汉文经典被译成回鹘文,佛教僧侣和知识分子是主要翻译者。汉文和回鹘文有相当长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的历史。早期的回鹘文碑铭文献中,出现了不少汉语借词,如,“听”“断(撕)”“珍珠”“墓穴(寝)”等词汇,在现代维吾尔语中仍在沿用。

回鹘佛教的兴起与汉传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回鹘文佛教文献中贯穿着汉传佛教文化及汉文佛经的强烈影响。早期的回鹘文《弥勒会见记》译自吐火罗文。随着汉传佛教影响的加深,《金光明经》《俱舍论》《八阳神咒经》等佛经,则是从汉文译成回鹘文的。汉文《大藏经》经、论部分,有不少都有回鹘文译本。迄今已知最早由汉文译成回鹘文的文献,也来自这一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精通汉语和回鹘语的优秀翻译家,如胜光法师、安藏法师。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由玄奘弟子慧立依玄奘口述初纂,后经彦悰补修而成,记述了玄奘赴佛教起源地印度求法的沿途见闻,及其返回长安后组织译经等情况。大约在10世纪,该书由胜光法师自汉文译成回鹘文。回鹘文文献存世稀少,像《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样全文译为回鹘文的长篇高僧传记更是绝无仅有。

胜光法师精通汉语和回鹘语,熟悉汉文化和汉文经典, 从汉文翻译了诸多作品。他翻译的回鹘文《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语言优美,词、音、意表达准确。他在书中多次将大唐翻译为“Ulugh tawghach”,在表示中国的“tawghach”(桃花石)前加“Ulugh”(伟大的)。根据史料推测,胜光法师还精通梵文和龟兹文。佛教是从印度先传入西域,再由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但胜光法师没有从梵文或龟兹文翻译他的另一部译著《金光明经》,而是选择了从汉文翻译,把中原佛教学者的研究成果介绍到西域。这一事实说明,西域和中原互相学习,彼此保持着密切联系。

正如回鹘语文学家耿世民指出的,“汉文《玄奘传》这部重要的著作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被一位古代维吾尔族学者译为本族语言,绝不是偶然的。这是长期以来新疆各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起生活在统一的祖国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联系,相互学习、彼此影响的必然结果。从胜光和他的译作中,我们又一次清楚地看到维吾尔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源远流长的亲密关系”。

(作者:热孜娅·努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