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江苏援疆成果 《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建设志》正式出版发行

2024-04-26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为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江苏对口援疆工作,4月25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推介近日正式出版发行的《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建设志》,回顾江苏援疆的光辉历程,展示江苏援疆的丰硕成果。

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参事室主任谢润盛介绍,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县(市)数量和人口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唯一设有2个前方指挥部的省份。

  江苏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落实各项对口支援任务,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始后,安排南京等12个设区市和昆山等5个经济实力强的县级市(区)对口支援新疆,援助工作从注重“输血”向“造血”转变,从注重“硬件”向“软件”转变,从注重“当前”向“长远”转变。截至2023年,江苏累计提供援助资金321亿元,选派11批共3000多人次干部人才到新疆工作,完成援建项目3000多个,取得显著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江苏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均将援助资金的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主要建设安居富民、定居兴牧、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学校医院、文体设施、社区(村)服务中心等各类民生项目,帮助受援地人民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助力受援地长远发展,江苏省采取多举措提高其内生动力。通过产业合作,搭建企业沟通交流的平台,不断投入资金、技术、管理等产业要素,持续推动受援地产业开发和转型升级,不仅涉及农产品加工、纺织、化工、机械等传统产业,还包括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新能源农业机械装配等新兴产业和经贸、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同时,江苏高度重视对受援地的智力帮扶,以教育援助、医疗援助、科技援助和人才培养为重点,积极整合全省科教资源,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传帮带”活动,把先进的理念、技术、经验带到受援地,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为受援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在援助方式方面,江苏省从实际出发,坚持创造性探索实践,形成“嵌入式援疆”“小援疆”等富有成效的工作方式。建立双方县级部门、乡镇、重点村、重点单位结对共建机制,使前方工作扎根群众、深接地气,后方单位积极支持、踊跃参与,用“小援疆”实现大作为;推行“银发援疆”方式,组织江苏省科教文卫领域退休专家赴新疆指导工作;建立“1+X”互动机制,由一名江苏援疆干部对接多个受援地群众需求;组织“民族团结一家亲”行动,促进江苏援疆干部与当地各族群众交心交融。

  为全面记录20余年来江苏对口援疆的工作历程,江苏省委、省政府启动江苏援疆建设志编纂工作,经过6年多的努力,由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牵头组织的《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建设志》正式出版发行。全书以翔实的资料、严谨的行文、直观的画面,全面记述了20多年来江苏援疆的政策、规划、方案、措施及成效,是江苏对口支援新疆的系统性记录、历史性总结和深层次再现。

  在阅读体验方面,《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建设志》突破传统志书的呈现方式,采取“全媒体志书”的编纂理念。全书随文附表70张、安插图片1316幅、链接新闻媒体报道221个、设置二维码视频50个,通过文字浏览、延伸阅读、可听可视等“身临其境”的立体呈现形式,生动展示江苏对口援疆的成果和援疆干部、人才的风采。

  方志流传绵延千载,贵在史识,重在致用。《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建设志》作为全景式展示27年来江苏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历史工具书,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未来,江苏省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从地方志中借鉴吸收历史经验,挖掘传承具有时代意义的治理智慧和思想精神,扎实做好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等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江苏力量。(王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