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记者深入天山南北——看见美丽新疆 共话“一带一路”

2023-09-22来源:新疆日报

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晶晶 钱泳文

坐高铁、吃“新鲜”、百年口岸见证“一带一路”蓬勃发展……一周以来,泰国《经理人报》记者郑权之在自己的海外社交媒体账户记录了他在新疆的所见所闻。“几万人留言,称赞我让他们看到了真实、美丽、充满活力的新疆,我还没离开就已经期待着下次再来了。”他说。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来自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吉尔吉斯斯坦、葡萄牙、荷兰、沙特、土耳其等14个国家的22名记者来到中国新疆,于9月13日至19日参加“走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主题采访活动。记者们深入天山南北,走进口岸、保税区、乡村、学校和景区,深入了解新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宗教和睦、文化繁荣等方面真实情况。

9月17日,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喀什综合保税区内的中顺电子商务(新疆)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跨境电商贸易、供应链、仓配及信息化咨询服务为一体的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将货品从长三角、珠三角汇集到喀什,再发往中亚、欧洲等地。“‘一带一路’让新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通过对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采访,我了解到新疆正努力成为国际物流大通道。期待中塔两国有更深入的商贸物流往来,为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新贡献。”塔吉克斯坦“阿维斯塔”通讯社记者阿卜杜卡霍罗夫·乌斯蒙说。

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采访时,不少外国记者都发现了本国商品,他们用镜头对准商家、企业,了解本国产品销售情况和双方合作的前景。共享新机遇,共谋新发展。通过7天的采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极大推动合作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了民心相通,成为各国记者们的共识。

走进吐鲁番市、喀什市和疏附县的村庄,“热情”“自信”“幸福”是采访团成员对于新疆各族群众的印象。

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稻香泉村,清泉河流遍布,规整的稻田、错落有致的民房、古朴典雅的石板路、古色古香的小桥,这里被称为“疆南水乡”。村民米合日班·乌拉依木邀请记者们到她家去做客。她家两层楼房,窗明几净,屋内各类家电一应俱全。村里环境好,这两年又开设了多家民宿和农家乐,吸引来不少游客。米合日班就在家门口的农家乐上班,每个月有工资收入,还能照顾上孩子。“我丈夫是大车司机,我家院子挺大,我俩商量着明年自己也搞个农家乐。”她说。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多元文化并存交融让新疆充满活力。“村民们脸上的笑容让我印象深刻,是那种幸福感很强的人才会有的表情,笑容不会作假。”郑权之说,他近期在社交媒体账户上发布的新疆见闻引起了很多关注,回国后他要认真梳理采访内容,发布深度报道,向世界讲述真实的新疆。

在吐鲁番葡萄沟景区、在疏附县乐器村,只要音乐声响起来,沙特欧卡兹报社记者兼文化事务顾问阿里·穆罕默德·加姆迪就会欣然起舞。一曲舞毕,他拿出手机与舞者、乐手们合影,仿佛已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阿里说:“在新疆的每一天我都充满了惊喜,特别是中国政府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与保护上所做的努力,令人钦佩、值得学习。”几天时间里,他亲眼看到新疆各族群众和谐相处,看到清真寺里一切井然有序,看到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保护,看到了与一些外媒报道中完全不一样的新疆。阿里表示,西方一些媒体的报道并不会左右他对新疆的看法,他会向全世界报道一个立体全面真实的新疆。

俄罗斯塔斯社编辑马克西姆·维克多罗维奇·切列维克告诉记者:“一些媒体总是杜撰中国人权话题,通过几天的采访,我觉得那些并不真实。”在喀什古城景区、伊宁市喀赞其,马克西姆总能被欢快的歌声和游客们爽朗的笑声吸引,眼见为实,新疆人民生活是自由和幸福的。他坚信:“新疆的未来一定会更好。”